探讨交通事故刑事责任的认定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事故刑事责任的认定及危险驾驶罪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肇事罪的刑罚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责任程度分为三个档次。而危险驾驶罪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超载等情形,违法者将面临拘役和罚金的处罚。同时,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某些行为也负有直接责任。如果以上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依照较重的处罚规定定罪处罚。
一、交通事故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一)、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三)、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危险驾驶罪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法律明确了不同的刑罚。对于交通肇事罪,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责任的不同,刑罚分为三个不同的档次。而危险驾驶罪则包括追逐竞驶、醉酒驾驶、超载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等情形。对于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而言,对于超载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行为也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以上是对交通事故刑事责任认定和危险驾驶罪的简要概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交通事故刑事责任的判定方法

违反交通规则驾驶机动车,若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且负全部或主要责任、或导致三人以上死亡且负同等责任、或造成三十万元以上公共/他人财产损失且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力赔偿,将构成交通肇事罪。...查看全文

轻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方式探讨

顶包轻微交通事故违法,会受到公安机关处罚;顶包重大交通事故触犯刑法,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以妨害作证罪起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可对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督察,上级对下级进行监督,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造成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刑事责任的判定方法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进行规定。根据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肇事者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造成死亡或重伤人数较多、财产损失较大的情况将处以三年以下...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我国将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五类。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由违章者负责,主要责任由主要违章者负责,次要责任由其他违章者负责,同等责任由各方当事人负责。根据具体情况,交通事故责任...查看全文

挑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探讨解决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通过两种途径推翻:一是在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二是在复核期限后或对结果不满意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认定。...查看全文

酒驾事故责任认定方法探讨

醉驾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般为负全责。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约束至酒醒,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行为人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的演变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包括行为责任、因果关系、路权、安全和结果责任原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的法律规定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一定期限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并在收到检验...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逃逸责任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及行为特征分析。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减轻逃逸者责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明知发生事故后逃逸、自认无责任驾车离开、酒驾无证驾车报案后逃离又返...查看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探讨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依据运行支配权和运行利益归属两个标准。肇事人、擅自驾驶人、雇主、借用人或租用人、发包人与承包人、挂靠人与被挂靠人、购买人以及车辆买受人或控制人都可能承担赔偿责任。具体情况下,根据谁对车辆的支配和控制权...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肇事刑事责任的量刑方式

交通肇事罪量刑差异及律师提醒:交通肇事罪正常量刑不超过三年,逃逸或有恶劣情节最高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导致死亡最高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留在原地看护或拨打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必要的看护或抢救。...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方式探讨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行为对事故的影响进行划分。若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若多方过错导致事故,根据过错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若各方无过错或无法确定责任,则...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与标准

《交通法》第76条规定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交通事故后确定当事人责任的原则。根据该法条,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对事故的影响将决定其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有过错,将承担全部责任;逃逸、毁灭证据或故意破坏现场的当事人也将承担全部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逃逸者的责任认定原则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一般由逃逸者承担,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逃逸者责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逃离事故现场、驾车离开事故现场、报案后不履行处理义务等情况。逃逸者应当承担全部责任,除非其他当事人也有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比例的确定方法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承担比例十分复杂。根据双方当事人为机动车或非机动车所有人,以及事故原因判定主要、次要或全部责任,确定责任比例。保护现场十分重要,故意破坏者将承担全部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逆向计算方法探讨

逆向停车发生交通事故由逆行一方承担全部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程序包括现场勘查和责任认定,必要时可召集当事人举行听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并告知当事人申请重新认定的权利和法律时效。...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归属探讨

交通事故责任分配的主要原则是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全责需要承担100%责任,双方可以协商或根据交警调查结果确定责任。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事故的证据,当事人可请求调解或提起民事诉讼。出现交通事故后应立即联系交管部门处理并确定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探讨

电瓶车相撞责任划分标准: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两方过错,根据行为和过错严重程度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双方无过错属交通意外;一方故意造成事故,他方无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如何明确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行为及过错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五级。责任划分是相互对应的,即全部责任对应无责任、主要责任对应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对应同等责任。...查看全文

探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制度

道路事故民事赔偿责任归责原则分为两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适用过错原则;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适用过错原则的规定,包括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以及因机动车发生意外事故致人损害的事故。...查看全文

探讨交通事故中车主的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中车主的责任包括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审查驾驶资格和未告知车辆缺陷导致事故的过错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由过错程度、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