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伪造证据如何处理的问题,下面由我为您详细解答。
一、伪造证据如何处理
1、在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1、伪造证据起诉他人的,涉嫌诬告陷害罪,而不是诈骗罪。
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5、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6、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