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偷税漏税30万判几年
对应量刑在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应交税费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二、偷税漏税犯罪可以办理取保吗?
涉嫌偷税犯罪被取保候审,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三、什么是偷税漏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漏税是指纳税人无意识地漏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偷税漏税有着性质上的区别,看纳税人故意非故意。
四、偷税罪免于刑罚的条件有哪些?
关于逃税有一个免于处罚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初犯人员规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对逃避缴纳税款达到规定的数额、比例标准,已经构成犯罪的初犯,满足三个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
2、已经缴纳滞纳金;
3、已经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
但是需要注意,五年内应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综上所述,个人取得收入达到起征点的要缴纳个税,如偷税漏税则要承担法律责任,除了被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涉嫌犯罪,这样就会被判刑坐牢。偷税金额在30万的,是金额巨大,对应较高的量刑标准,法院会在3年到7年有期徒刑区间确定。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