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于质押权的规定

律师回答

在实际生活当中,总有一些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会在签订主合同后再签订一份担保合同。那么民法典对于质押权的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法典对于质押权的规定
      第四百三十四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百三十五条 质权人可以放弃质权。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出质,质权人放弃该质权的,其他担保人在质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担保责任,但是其他担保人承诺仍然提供担保的除外。
      第四百三十六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第四百三十七条 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及时行使质权;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
      出质人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因质权人怠于行使权利造成出质人损害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百三十八条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二、质押权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四百一十九条 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依据这一规定,主债务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债权人既可以向债务人请求履行主债务,也可以通过实现抵押权来满足其债权,但如果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而导致债权的诉讼时效完成,不仅债权受到诉讼时效的影响,抵押权的行使也受到诉讼时效的影响。这一规则能够避免因抵押权人长期不行使抵押权而妨碍抵押财产的流转,有利于法律关系的尽早确定。
      抵押权人如果没有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其后果是“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而不是“抵押权消灭”。因此,在诉讼时效完成后,抵押权人只是不能通过法院请求拍卖或变卖抵押财产,抵押权人仍可以通过与抵押人协议等方式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与抵押权截然不同,质权和留置权并不受主债权诉讼时效的影响,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完成后,质权人和留置权人原则上仍然有权行使质权和留置权,担保人不能依据诉讼时效进行抗辩。
      这一区分的根据在于,抵押权的设立不转移担保物的占有,而质权和留置权的设立则需要转移对担保物的占有。由于质权人和留置权人占有担保物,当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完成时,如果不允许担保权人行使担保物权,而允许担保人以诉讼时效完成为由请求返还担保物,则不仅与诉讼时效制度维护现存秩序的功能相违背,而且对担保权人有失公平。因为质权人和留置权人之所以一直没有行使债权和担保物权,可能正是考虑到自己占有着担保财产,自己的权利一直有所保障。另外,诉讼时效制度推定时效期间完成时债务人已经履行了债务,而债权人仍占有质押财产或留置财产的事实,说明了债务仍然没有得到履行,推翻了诉讼时效制度的上述推定。当然,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完成后仍然能行使质权和留置权,意味着担保人和债务人在时效完成后实质上仍不能获得诉讼时效制度的保护。但是,这一结果在质权和留置权设立之初就是可以预知的,当事人在担保物权设立之时就应当知道这一风险,因此,由担保人和债务人承担这一结果,算不上苛刻。
三、质押担保的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应当适用法定质押担保的范围,即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主债权是指动产质押所担保的主债务合同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这里不包括利息以及其他因主债权产生的孳息债权。利息指实行质权时主债权的已届清偿期的一切利息,利息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但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约定过高的利息,否则法律不予保护。违约金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应当给付债权人的金额。损害赔偿金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务人应当赔偿的金额。质物保管费用是指质权人占有质物,在保管质物期间所支出的费用。例如,对质物进行必要维护所需费用,对质物(如动物)进行饲养所支出的费用。实现质权的费用是指实现质权时所需的一切费用。例如,质物估价的费用、质物拍卖费用等。
      当事人约定质押担保范围的,可以小于法定担保范围,也可以不限于法定担保范围,只要当事人的约定不违反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质权与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质权也消灭。
      因此,在动产质押中,如果双方已经完成相关动产的移交,但是质押没有合同的形式体现,就是双方没有签署质押合同。那么这种双方约定的动产质押是无效的,没有法律效力。我国法律规定,动产质押,双方必须以书面合同形式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关于质押权的规定

民法典对质押权的规定是为了担保债务履行,债务人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顺序是留置权优先于抵押权和质押权,抵押权优先于质押权受偿。质押可以主张善意取得,符合善意取得条件时,...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质押的规定?

律师分析: 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移转某项财产的占有,并由后者掌握该项财产,以作为前者履行某种支付金钱或履约责任的担保。当这种责任履行完毕时,质押的财产必须予以归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二十五...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应收账款质押权的规定

民法典从开始颁布后,对收账款质押权也做了新的规定,过去的法律法规关于收账款质押权的规定无效,通过民法典的规定,我们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权益,那么民法典关于应收账款质押权的规定?以下由我为大家解答具体内容吧。...查看全文

民法典权利质押规定,民法典权利质押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典规定了权利质押的相关规定,包括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同意转质造成损失需赔偿,质权人可以放弃质权,权利质押的范围包括转让的债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权利质押是特定权利作为担保物的形式,只能是具有交换价值的财产权,不包括无形权利...查看全文

《民法典》上是如何对质押规定的

法律分析:《民法典》上对质押的规定:质押权是指债权人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得就债务人或第三人移转占有而供担保的特定动产或权利卖得的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包括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收费权质押

高速公路收费权可以质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高速公路收费权属于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质押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情况、担保范围以及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股权质押怎么实现质权

法律分析:股权质押要实现质权可以通过与出质人协商对质押财产进行拍卖或者变卖。对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方式。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债权人可以对质押财产优先受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的质押是否等同于质权?

是的,质押是质权,包括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动产质权的定义】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抵押权的新规定

一、依据民法典规定抵押权是怎样的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抵押权的目的是为...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隐私权的规定

一、《民法典》对隐私权的规定有哪些 1、《民法典》对隐私权的规定有这些: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质保金的规定

工程质保金期限由发包方和承包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注明。一般质保期为半年、一年或两年。责任期内出现质量缺陷时,承包人负责维修及费用,否则发包人可扣除质保金,承包人需赔偿损失。...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质权人能否处理质押物

法律分析:质权人不可以处理质押物,在质权存续期间质权人未经质押人同意随意处理质押物造成其毁损灭失的,质权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且质权人对质押物负有保管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三...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抵押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地役权不能单独抵押,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不动产权益时,地役权一并转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地役权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当事人信息、地役权位置、利用目的、期限、费用等条款。地役权的设立须经登...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质押的标准?

律师解答: 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移转某项财产的占有,并由后者掌握该项财产,以作为前者履行某种支付金钱或履约责任的担保。当这种责任履行完毕时,质押的财产必须予以归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二十五...查看全文

民法典质押是质权吗

法律分析:质押不能等同于质权,民法典中规定的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动产转移给债权人占有,债权人在债务人不按时履行其义务对质押的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为质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于流质条款的质押合同有效性问题有何规定?

民法典中流质条款无效不影响质押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质押合同仍然有效。质押合同的内容包括被担保债权、债务履行期限、质押财产等。质押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无效的主债权债务合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根据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流质条款的规定是否适用于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有效,即使流质条款无效。质押合同的内容应包括被担保债权、债务履行期限、质押财产等。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无效。无效后,各方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设定质权要签订质押合同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设立质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合同要包括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担保的范围,如何交付质押财产以及交付的时间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质保期的规定

法律分析: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质权的保护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规定:当质押财产毁损或价值降低且非质权人责任时,质权人可要求担保。如出质人不提供,质权人可拍卖或变卖质押财产,并清偿债务或提存所得价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