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会失效的情况:
1、遗嘱人在立遗嘱后以事实行为改变了之前所立的遗嘱。
2、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3、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4、利害关系人申请,经法院判决确定无效。
5、遗嘱的内容违法、违反社会公序良俗。
一、继承的遗嘱问题
1、自然人有权设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但遗嘱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3、法定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形式的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4、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应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5、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6、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部分遗产的权利。
二、人死后口头遗嘱有效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人死后口头遗嘱有效的必要条件如下:
1、遗嘱人必须身处危急时刻,即遗嘱人因疾病或战争、自然灾害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无法以其他形式立遗嘱;
2、遗嘱人立遗嘱时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3、应当由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且不是继承人、受遗赠人,要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无利害关系;
4、遗嘱表示的是遗嘱人处理遗产的真实意思。
无效口头遗嘱的条件如下:
1、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
4、遗嘱被篡改,篡改内容无效;
5、遗嘱没有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对此种遗嘱须在扣除应当保留的份额后按照遗嘱分配遗产。
三、书面遗产赠予有用吗
根据法律规定遗产赠予要想发生效力,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一)遗赠人须有遗嘱能力
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其后虽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二)遗赠须是遗赠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遗赠必须是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因为意思表示真是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遗嘱是否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原则上应以遗嘱人最后于遗嘱中作出的意思表示为准。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遗赠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一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遗嘱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不能有效。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照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四)遗赠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赠人的个人财产
遗赠既是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就只能就遗赠人个人的合法财产作出处置。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的,遗嘱的该部分内容,应认定无效。
(五)遗赠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民事行为无效。遗赠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则也不能有效。很多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所立的遗嘱无效。立遗嘱之前最好咨询一下律师或者相关的专业人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遗嘱无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