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罪的差异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及其危害。非法集资罪是采用诈骗手段非法集资,目的是永久非法占有资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两者均对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社会危害性大,受到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包括客体是国家金融信贷秩序,行为扰乱金融秩序等。非法集资罪危害包括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声誉形象等。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区别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信贷管理法律、法规,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以上两种犯罪行为,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社会危害性较大,因此均是受到我国严厉打击的。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
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但行为人不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三、非法集资罪的危害
1、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非法集资活动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多数是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损失惨重,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3、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林业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延伸阅读
结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在于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违反信贷管理法律、法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两者都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社会危害性较大,因此受到我国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在于其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不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集资罪的危害在于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以及损害了政府声誉和形象。以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法律依据进行的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九条 (删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罪的差异是什么

法律解析: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的差别?

律师解答: 1、概念方面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的差别?

法律解析: 1、概念方面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差异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在于:集资诈骗罪侵犯双重客体,违反集资金融制度和财产所有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只涉及国家金融信贷制度。两者目的和对象也不同。...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与集资诈骗罪的差异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构成集资诈骗罪就必须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与集资诈骗罪的差异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构成集资诈骗罪就必须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差别?

法律解析: 1、主要区别在主管目的上不同。非法集资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所集资的目的,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不具有非法占有所吸存款的目的;2、二者的法定量刑幅度不同。集资诈骗罪的法定量刑幅度要高;3、对象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对...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差别?

律师解答: 1、主要区别在主管目的上不同。非法集资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所集资的目的,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不具有非法占有所吸存款的目的;2、二者的法定量刑幅度不同。集资诈骗罪的法定量刑幅度要高;3、对象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对...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差异

法律解析: 1.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

律师分析: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差异在哪里?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目的和行为方式上有明显区别。集资诈骗罪旨在非法占有集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旨在通过吸收公众存款进行赢利。集资诈骗罪必须使用诈骗手段,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不以诈骗手段为构成要件之一。...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异同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区别在于: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出资人财产所有权,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仅侵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集资诈骗罪需要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不...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异同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侵犯的是金融秩序,而集资诈骗罪除侵犯金融秩序外,还侵犯了金融机构的财产。...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差异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经营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未经批准,非法从事银行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吸收公众存款也是银行的一种业务,如果没有经过金融机构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就成立非法经营罪。但是,《刑法》中...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差异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经营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主要体现在未经批准,非法从事银行业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吸收公众存款也是银行的一种业务,如果没有经过金融机构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就成立非法经营罪。但是,《刑法》中...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罪有何不同?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观故意的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承诺并意图还本付息。...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款罪差异

法律解析: 概念不同。前者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后者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主观方面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非法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1、犯罪的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后者则的目的则是企图通过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进行赢利,在主观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众存款的目的;2、犯罪行为的客...查看全文

浅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罪

本文主要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的区别,指出二者的区别在于外延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及非法集资类的罪名共有7个,包括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集资诈骗罪,组织、领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