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公司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在公司解散的情况下,除了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的情况,其他情况下公司也必须进行清算。清算的目的是结束解散公司的现有法律关系,分配剩余财产,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在公司存续的情况下,应停止积极营业活动,且解散公司在特定情形下仍可恢复。公司成立多久后才清算与公司解散原因无关,而与公司合并或分立有关。公司变更清算组意味着公司解散后,将成立新的清算组来处理公司债权债务和剩余财产,并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在公司解散的情况下,除了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的情况,其他情况下公司也必须进行清算。通过清算,可以结束解散公司的现有法律关系,分配剩余财产,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
2、公司仍存续,但应停止积极营业活动
在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积极的经营活动,即其活动限于与清算有关事务。
3、解散公司在特定情形下仍可恢复
我国未作规定。日本准予自愿解散的公司,在清算结束前经股东大会决议而恢复。德国亦然。
一、公司成立多久后才清算
公司清算与公司成立多久没有关系。公司出现解散的情形后,公司就可以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条【公司解散原因】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第一百八十二条【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公司变更清算组意味着什么
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后,依照法定程序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处理公司剩余财产,待了结公司各种法律关系后,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使公司法人资格消灭的行为。公司清算的目的是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解散,其债权债务已全部由合并或者分立后存续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不需要进行清算外,公司解散必须依法清算,清算是公司终止的必经程序。
延伸阅读
结语:在公司解散的情况下,除了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的情况,其他情况下公司也必须进行清算。通过清算,可以结束解散公司的现有法律关系,分配剩余财产,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在公司仍存续,但应停止积极营业活动的期间,公司不得开展积极的经营活动,即其活动限于与清算有关事务。虽然我国未作规定,但日本和德国允许自愿解散的公司在清算结束前经股东大会决议而恢复。而公司成立多久后才清算与公司解散原因无关,公司出现解散的情形后,公司就可以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董事会、经理 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司董事会可以决定由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董事会、经理 第一百零八条 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
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本法第四十五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任期的规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本法第四十六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职权的规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九条 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散公司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公司解散的法律责任包括:清算组妨碍清算的侵权赔偿责任;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董事和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妨碍清算的侵权赔偿责任;股东或发起人出资不足的补充连带责任;承诺第三人的补充连带责任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挪用公款的刑罚根据金额大小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性,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清的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及以下,公款数额较大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还不上的将追缴个人财产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对挪用救灾抢险等款物的从重处罚,挪...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民事责任 1、清算组妨碍清算的侵权赔偿责任 A.清算组未履行向债权人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公司债权人可以主张。 B.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公司、股东或债权人可以主张。 C...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公司解散的法律后果

公司解散的法律后果 1、进入清算程序,成立清算组织《公司法》第183条对此作了规定:“公司因本法第180条的(1)项、第(2)项、第(4)项、第(5)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的原因及其法律后果

公司解散的情形包括经营期限届满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公司被吊销、责令关闭或撤销、股东申请解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公司解散后需进行清算,并办理公司注销...查看全文

酒后驾车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酒后驾车引发交通事故的处罚:情节不严重者涉嫌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罚金;有严重后果者涉嫌交通肇事罪,处有期徒刑或拘役;逃逸或特别恶劣者处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交通事故的处理: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书面材料...查看全文

法人挂名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挂名法人代表需承担法律责任:1)公司内部免责协议对外无效,仍需承担责任;2)挂名代表可能承担公司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3)挂名代表可能需赔偿公司因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4)在刑事责任上,法定代表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企业需其他自然人挂...查看全文

法人变更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法定代表人变更后的法律责任:原法定代表人因自身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或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不承担责任,由原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变更需要在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查看全文

探讨公司法人变更所带来的后果

公司法人变更主要有以下后果:首先,如果发生新设式合并,原法人将被消灭,其债权债务将由合并后的法人承受;而如果是吸收式合并,被吞并的法人也将被消灭。其次,公司法人的变更还涉及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信息等的变更。...查看全文

散布谣言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者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和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较轻者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猥亵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该罪的特征包括: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猥亵或侮辱妇女;实施猥亵、侮辱行为的后果;犯罪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目的是寻求性刺激或挑逗...查看全文

贷款违约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或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进行的金钱借贷行为,民事借贷纠纷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不涉及刑事责任,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借贷纠纷应...查看全文

围标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此类行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出资不实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股东出资不实需承担违约责任,内部应补足出资额并对其他出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对外需连带承担未出资部分的债务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58条,虚报注册资本且后果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款。单位犯罪者可罚款,主...查看全文

醉酒驾车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醉酒驾驶撞人,轻伤罪则处拘役并罚金;重伤或死亡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赔偿可减轻处罚。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后的法律规定

公司解散效力是指公司解散作为一种法律事实状态所引起的 相关法律 关系的变化。 公司解散效力的条件有: 1.公司解散即必须停止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所有活动均必须限于清算的范围内。 2.公司的董事会、法定代表人不再代表公司行使职权。 ...查看全文

公司法人可能带来的后果

不同场合下企业法人代表承担不同法律责任,但无成立缺陷的法人应自行承担亏损责任,除非严重失职或国有企业。个人独资法人分清财产责任不需代表承担民事责任,有限公司负债由公司承担,除非成立时有出资瑕疵。...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 公司解散的法律效果如下: 1、进入清算程序、依法成立清算组织。 根据《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 公司解散应当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小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人选。逾期...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对法律效果的影响

公司解散效力是指公司解散引起的法律关系变化。解散后,必须停止经营活动,进入清算程序。公司权利受限,只能在清算范围内活动。清算组接管代表公司和执行业务,处理债权债务。未到期的债权债务视为到期,由清算组清理。解散前享有权利的人可主张权...查看全文

转租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自行转租会导致出租人享有法定解除权。承租人只有在得到出租人的同意后才能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如果承租人转租了,原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仍然有效;而如果第三人造成了租赁物的损失,承租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