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司法实践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认定及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实施寻衅滋事行为,情节严重则构成共同犯罪。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应按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一、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实施了寻衅滋事的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寻衅滋事共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共同犯罪的主犯的刑事责任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
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而不是按“全体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换言之,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独自实施的犯罪行为,不属于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对此不承担责任。
2、其他主犯的处罚原则:
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如聚众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例如,聚众斗殴中,首要分子要对参加者斗殴行为导致的结果(重伤、死亡)承担刑事责任,成立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例如,诈骗集团中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不对诈骗集团的全部犯罪数额负责,只对自己参与诈骗的全部数额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所述,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认定依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即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实施了寻衅滋事的犯罪行为,且情节严重,方可构成共同犯罪。对于共同犯罪的主犯的刑事责任,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些规定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公正的刑罚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与实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如果这些行为破坏了社会秩序,将面临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查看全文

探讨:如何认定寻衅滋事共同犯罪?

该文章主要讨论了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犯罪主体、主观、客观和犯罪对象四个方面。其中,犯罪主体必须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犯罪对象必须是共同的犯罪客体。举例来...查看全文

涉及寻衅滋事罪共犯的法律责任

寻衅滋事罪共犯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该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则可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共犯认定标准的探讨

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责任原则是根据刑法规定,只要参与共同犯罪并满足构成要件,就要对自己和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负责,而关键在于参与人是否知道聚众目的。...查看全文

有关寻衅滋事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司法实践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或损坏财物、闹事等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犯有此罪的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纠集他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本文介绍了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的区别。寻衅滋事罪适用于所有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而聚众斗殴罪则仅限于首要分子或积极参加者。两者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肆意挑衅等,旨在破坏公共秩序,一般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聚众...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主旨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更广,主观上必须有伤害的故意,客观上侵犯他人健康权利;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是刑事责任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查看全文

涉及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案件的无罪辩护策略

无罪辩护的重要性及要点:律师必须提供充分证据,有关律师要与法院、公安和检察机关沟通,保护自身权益。对于严重犯罪缺乏证据的案件,可考虑辩诉交易。律师需全面了解案情、熟悉法律条文,并确保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查看全文

探讨寻衅滋事罪所涉及到的客体及其本质特征

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包括公共财物和拟定的公共财物,敲诈勒索罪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两者的犯罪动机、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案件民事赔偿审判实践探讨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需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查看全文

对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探讨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应根据破坏社会秩序的程度进行判断。对于单一行为,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对于多次纠集他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查看全文

涉及寻衅滋事罪的法律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寻衅滋事行为应当立案追诉,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情形。...查看全文

涉及虚假破产罪既遂的司法实践探讨

虚假破产罪既遂的刑责和构成要件。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以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司破产制度和债权人合法权益,行为表现为虚假破产,主体可以是任何公司...查看全文

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要件包括一般主体、故意心态、社会公共秩序和破坏行为。根据《刑法》第293条,随意殴打他人、追逐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损毁占用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破坏社会秩序者,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此类...查看全文

探讨寻衅滋事罪主犯的刑罚及其判处方式

寻衅滋事罪主犯一般处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基础上从重判刑。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主要根据行为的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来判断。判断情节严重与否应综合考虑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从犯致人重伤的司法实践与思考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应比主犯轻,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寻衅滋事行为构成犯罪,量刑根据行为恶劣程度和影响确定。对于寻衅滋事罪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处理需考虑犯罪情节。...查看全文

关于寻衅滋事罪量刑的探讨

群伙斗殴、追逐、拦截、强抢、损毁社会秩序等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根据刑法规定,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召集多次且导致社会秩序破坏者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金。...查看全文

探讨:寻衅滋事罪的量刑原则

寻衅滋事的刑罚根据情节的轻重分为管制刑和拘役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且造成人员伤亡,则可被判处有期徒刑。量刑时考虑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并可行使六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缓刑不适用于某些情形,如曾被治安处罚、具有多种情形、公共财...查看全文

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方法

共同犯罪的要件包括:必须是两个或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以及共同的犯罪客体。只有满足这些要件,才能构成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探讨:如何量刑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规定是: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