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泄露患者隐私,患者可向哪个部门求助?

律师回答
摘要: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应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涉及党员干部可向纪委举报,涉嫌犯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未经允许不得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责任主体应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违规将受行政处分。严重违法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受损害者可向主管部门投诉、提出复议或诉讼。
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可以向医院上级主管的政府部门(比如卫生局、卫生厅)举报。
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报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均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
在人口健康信息采集、管理、利用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应当妥善做好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严禁泄露给任何无关的个人或组织。
采集单位负责保证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利用单位和个人负责保证数据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如违反规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或者建议给予行政处分。
凡情节严重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和管理对象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或依法提出复议、诉讼。
延伸阅读
患者隐私泄露事件频发,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面临患者隐私泄露事件频发的情况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首先,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员工意识到隐私保密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培训。其次,加强技术措施,包括加密患者信息、限制访问权限、定期更新安全软件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此外,建立投诉和举报机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举报泄露事件,并对举报者提供保护。最重要的是,加强对违反隐私保护的严厉惩罚,以起到威慑作用,确保患者个人信息安全。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患者隐私泄露事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结语: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是维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医院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向上级主管政府部门举报,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纪委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报案。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在信息采集、管理、利用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应妥善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严禁泄露给无关个人或组织。违反规定者将受到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受损合法权益的人,可向主管部门投诉、提出复议或诉讼。为保护患者隐私,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技术措施,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同时对违规行为严厉惩罚。只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等的医疗信息安全制度、保障措施不健全,导致医疗信息泄露,或者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相应执业活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八条 国家加强医学基础科学研究,鼓励医学科学技术创新,支持临床医学发展,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医疗卫生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国家发展医学教育,完善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学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六章 证据 第七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院泄露患者个人信息患者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可以向医院上级主管的政府部门(比如卫生局、卫生厅)举报。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报案。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均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查看全文

医院泄露患者个人信息患者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律师分析: 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可以向医院上级主管的政府部门(比如卫生局、卫生厅)举报。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报案。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均不得统计和发...查看全文

患者信息泄露,医院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可向医院上级部门举报。涉党员干部,向纪委举报;涉犯罪,向公安机关报案。未经允许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健康信息。...查看全文

医院能否任意泄露患者隐私?

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应保密患者隐私,泄露患者隐私需承担侵权责任。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刑事处罚,情节严重者可处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泄露患者隐私权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根据民法典和医师法相关规定,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医院或医务人员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查看全文

护士泄露患者隐私是什么责任

结论:医务人员泄露病人个人隐私承担责任。      解析:      1、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查看全文

消防隐患向哪个部门举报

消防投诉一般都是当事人去投诉消防队,这在生活中还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不知道消防投诉找哪个部门来实现投诉?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下面, 消防投诉找哪个部门来实现 1、向所在地(市)的消防支队政治处、纪委进行电话举报...查看全文

消防隐患向哪个部门举报

四川在线记者 文/张明海 赵荣昌 摄影/ 衡昌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公共消防设施配备不完善或存在相关违法行为,应该向谁反映?12月16日,在四川省人...查看全文

患者隐私权包括

1、即私生活秘密权,包括一切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公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生理缺陷、恋爱婚姻家庭状况、个人日记、信札。 2、生理缺陷、传染病、性病、家族性遗传病。 3、保密与社会公共安全的关系。 4、正因为医生有权接触患者身...查看全文

工地安全隐患向哪个部门举报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哦~      举报工地安全隐患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全隐患投诉哪个部门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如下:1...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泄露后如何求助?

个人信息泄露涉及到侵犯隐私权,触犯该罪需达到情节严重,当事人需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大量个人信息遭泄露。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过错、侵犯隐私权的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侵犯隐私权范畴包括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查看全文

房屋有安全隐患向哪个部门投诉?

律师分析: 房屋有安全隐患需要向哪个部门投诉需要根据房屋的产权了确定,房屋隶属国有和集体的,向所在地的建设局和安监局反应和投诉,并且有政府出面负责整改处置。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查看全文

房屋有安全隐患向哪个部门投诉

法律分析:房屋有安全隐患需要向哪个部门投诉需要根据房屋的产权了确定,房屋隶属国有和集体的,向所在地的建设局和安监局反应和投诉,并且有政府出面负责整改处置。法律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第三十三条...查看全文

房屋安全隐患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房屋产权归个人的,可向建设局和安监局反映投诉;自建的,可向上级单位或地方政府投诉;施工方归个人的,可向所在地政府安监部门投诉。政府负责整改处置。...查看全文

尊重患者的隐私包括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了公民个人的私人活动、私人信息及个人领域。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尊重患者的知情权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查看全文

患者死因成谜,医患双方求助法律解决

医患双方对患者死因有争议时,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可延长至7日。尸检需得到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由合格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可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派代表观察。拒绝或拖延尸检,超时影响死因判定者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工地安全隐患应该向哪个部门举报?

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认定安全责任事故。对于隐瞒、谎报或迟报生产安全事故的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将依法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如果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游乐场安全隐患该向哪个部门举报?

律师分析: 游客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没有造成损害后果,可以向工商、质监等部门投诉维权。如果游客因游乐设施发生事故而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向运营方或管理方提起侵权之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查看全文

患者的隐私权如何保护

一、患者的隐私权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权该按以下标准来进行保护:1.增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2.维护医护人员在保护患者隐私权中的一致性。3.切实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查看全文

患者隐私权该如何保护

一、患者隐私权应该如何保护(一)增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在目前的医疗服务领域,患者法律保护意识的日渐增强,医护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过失还是故意,都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