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中的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选择监护人,委托其负责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意定监护的优先效力体现在监护合同生效后,合同双方的监护关系立即成立,无需考虑法定监护人范畴和顺序。意定监护的办理流程包括选择监护人、签订协议、公证、协议生效和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法典中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意思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和死亡丧葬等监护事宜的制度。意定监护相对于法定监护在法律适用上的优先效力,主要体现在当监护合同正式生效以后,合同双方的监护关系即成立,受任人开始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监护职责,并对被监护人负有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人身照顾义务和本人意思尊重等附随义务,而无需考虑其是否属于法定监护人范畴和法定监护顺序。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监护合同在法律性质上与委托合同较为类似,但当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转化成为法定监护职责后,任何一方当事人非经法定程序,均不得再擅自变更监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意定监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二、意定监护办理流程是什么
1、在被监护人尚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自主选定监护人;
2、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签订意定监护协议;
3、双方去公证机关办理公证;
4、被监护人丧失完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之后,协议正式生效;
5、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延伸阅读
结语:意定监护是指在有意思能力时,被监护人选择并委托监护人负责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待其丧失意思能力后,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监护事宜的制度。与法定监护相比,意定监护在法律适用上具有优先效力。双方签订意定监护协议后,合同生效,监护人履行职责,并承担管理和照顾义务。需要注意的是,合同转化为法定监护职责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监护关系。办理流程包括自主选定监护人、签订协议、公证、协议生效和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律师分析: 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意思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监护事宜的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法律解析: 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意思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监护事宜的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意定监护不同于法定监护,它是被监护人自己决定监护人的一种方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意定监护是被监护人自己决定监护人的一种方式,不同于法定监护。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意定监护是被监护人自己选定监护人的方式。成年人可以与亲属或其他人或组织协商,以书面方式确定监护人,以备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使用。...查看全文

民法典标准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律师解答: 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意思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监护事宜的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法定监护是根据法律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提供监护人。意定监护是成年人在清醒时选择一个可信的人,书面指定其作为失能后的监护人,负责生活和财产处置。...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

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可以与亲属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协商,书面确定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

意定监护允许成年人与亲属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协商,书面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确定的监护人将在成年人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是什么

法律分析: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他人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意定监护是可以撤销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意定监护制度,具有普遍保护完...查看全文

意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指定信任的人担任自己的监护人。信任的人不一定必须是亲属,在书面指定之后,被指定的监护人享有照顾被监护人、处置其财产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是什么意思

法律解析: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查看全文

意定监护人是什么意思

意定监护人需年满18岁,智力和精神正常。合同中的监护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然人可以是被监护人的近亲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查看全文

意定监护人是什么意思?

律师分析: 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在清醒时,选择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亲属或者非亲属,书面指定其作为被委托者成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来照顾自己的生活,处置自己的财产、权利等的法律制度,意定监护是区别于法定监护的一种制度,是法律对公民权利...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解析: 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的监护。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人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法定监护人,是指法律规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监护的人。通常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配偶是成人无民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_x000D_ 父母是未成...查看全文

法定监护的意思是什么?

律师分析: 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的监护。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