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规范

律师回答
摘要:审讯中,要求嫌疑人或证人全身搜查,施加心理压力进行问询,录取口供,并留下联系方式和地址。口供作为证据需经查证属实,且应有其他证据支持。非法获取的口供不具证据效力。录完口供后需按流程处理,如有撒谎需承担法律后果。咨询专业律师可了解录口供后的流程和要求。
1)把身上所有东西都放拿出来,连皮带都要解下来;
(2)带入问询间,问询是一般是2~3人,1~2个问询,1个记录;
(3)施加心理压力,开始问询;
(4)问询完毕,录好口供;
(5)给报案回执,还需要留下自己住址、联系方式。
需要身份证和签名的目的是确定嫌疑人或者证人的身份信息。录完之后留下通讯方式目的是随时可以联系上嫌疑人或者证人。
随着侦查实践中过于“迷信”口供作用,口供的证据效力已被夸大,即便是对口供双重属性的认识,也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在此不妨将实践中常见口供形态予以列举,探究其证据效力。
1、孤立的口供,未经查证和查证不实的口供当然不具有证据效力,这已由立法所确定,不必赘述。
2、关于查证属实的口供的证据效力,依法获取的口供一经查证属实,当然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但是应当看到,对口供的查证过程,同样是一个收集其他证据,审查判断所收集的证据的过程审查口供的真实性必须有足够的其他证据,口供作为一种对案件事实有直接证明作用的证据,根据逻辑规则,其自身在不能证明自身真实性时,亦即丧失了独立证明案件事实的可能性。
3、非法获取的口供,虽经查证属实,也不应承认其证据效力
拓展资料:录完口供的流程
录完口供之后是可以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处理,但提醒在录口供的时候所说的话必须要真实,如果录口供有撒谎当事人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该有的法律代价。关于录完口供之后的流程或是录口供后的要求,来找专业的律师帮助自己。
延伸阅读
结语:在调查过程中,为了确定嫌疑人或证人的身份信息,需要将身上的所有物品都拿出来,并留下身份证和签名。问询时通常由2到3人参与,其中包括1到2名问询人员和1名记录人员。在施加心理压力后进行问询,并在问询结束后记录口供。同时,还需要提供报案回执,并留下住址和联系方式,以便随时与嫌疑人或证人联系。然而,口供作为证据的效力已经被过度夸大,实践中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验证口供的真实性。非法获取的口供即使经过查证属实,也不应被承认为有效证据。录完口供后的流程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执法仪记录仪使用规定有哪些 如何规范的使用执法仪记录仪

根据国家公安部规定,执勤人员出勤的时候必须佩戴执法仪记录仪,这个能更好的执法规范和维护执法和出勤人员的合法权益。那么执法仪记录仪使用规定有哪些以及如何规范的使用执法仪记录仪呢?首先执法仪记录仪使用规定有行政执法过程,均应使用执法记...查看全文

现场执法音像记录仪的使用标准?

律师解答: 规定现场执法音像记录仪使用的法规是《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其中规定应当使用现场执法音像记录仪的情况有1、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2、当场盘问、检查;3、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

法律分析:公安部制定印发的《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明确各级公安机关要切实落实相关要求,充分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加强对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使用管理,规定公安机关接受群众报警、当场盘问检查等6种现场...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在执法中,不需要带执法记录仪吗?"

一、现在警察执法必须有执法仪吗 1、是的,交警在出警时,必须佩戴执法记录仪的。否则执法程序是不合法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 2、交警出警时使用记录仪能记录执法全过程,不仅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是否合法或执法过度,也可以保护被...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标准?

法律解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关于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认识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公...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标准?

律师解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关于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认识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公...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标准?

法律解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关于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要求,公安部制定了《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充分认识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对于规范公...查看全文

执勤记录仪使用原则

律师分析: 执勤记录仪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标准配备的执法装备,主要用于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获取和记录。执勤记录仪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执勤记录仪使用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录像录音。2...查看全文

执勤记录仪使用原则?

律师解答: 执勤记录仪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标准配备的执法装备,主要用于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获取和记录。执勤记录仪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执勤记录仪使用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录像录音。2...查看全文

执勤记录仪使用原则?

法律解析: 执勤记录仪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标准配备的执法装备,主要用于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获取和记录。执勤记录仪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执勤记录仪使用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录像录音。2...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

对地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和了解不全面,对分管工作的指导力度不够。在探索特点规律、总结经验做法、搞好服务指导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进步和群众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提高公安机关的法制工作水平提出了日益紧迫的要...查看全文

警察必须使用记录仪记录执法过程吗

我国规定警察执勤时必须佩戴执法记录仪,全程摄录对违法行为处罚,否则不得进行处罚。警察职责包括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管理交通等。警察机关是根据国家意志设立的,履行警察职责的公职人员。人民警察执法流程包括接受案件、审查、立案、侦查等...查看全文

警察执法不使用记录仪的处置方法

警察执法不开记录仪将受到处罚,行车记录仪可作为执法证据,保留真实场景。人民警察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与非法活动,泄露秘密,包庇犯罪行为等,违者将受到行政处分或刑事追责。交通管理部门可依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违法行为进行处...查看全文

个人佩戴执法记录仪违法吗 警用执法记录仪的作用是什么

执法记录仪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警用设备,一般用于警察日常的执法工作当中去,它把警察的日常执法工作通过视频,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证据资料来使用。那么个人佩戴执法记录仪违法吗?不带警标的个人使用执法记录仪只要在正常工作记录合理合法...查看全文

警察未使用记录仪执法,如何处理?

警察出警要求打开执法仪记录整个出警经过,如不开启执法仪且偏袒一方处理,违法行为可向上级公安机关投诉。公安部要求充分认识执法视音频记录对规范执法、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性,加强使用管理和配备设备。执法记录仪可记录执法过程,提高执法公信...查看全文

公安执法记录仪属于视听证据吗

法律分析:民警执法记录可以作为证据。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是影像资料,不论拍摄者是什么身份,拍摄的涉嫌违法犯罪的影像资料,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安全检查、信息采集、讯问、询问、继续盘问、辨认等办案活动的专门区域,包括公安机关派出所和内设机构...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

公安机关调解人员是否计入办案期限 公安机关调解计入办案期限,只有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区...查看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

公安机关调解人员是否计入办案期限 公安机关调解计入办案期限,只有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区...查看全文

公安执法记录仪能否作为视听证据?

民警执法记录可作为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