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物在贪污罪中的界定

律师回答
摘要:贪污罪的主旨是指出公共财物的范围应为行为人主管、管理、处理的单位公共财产,包括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委派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此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产也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范围应当认定为:行为人主管、管理、处理的单位公共财产。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的,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是贪污罪。
延伸阅读
公共财物贪污罪的法律责任与量刑准则
公共财物贪污罪是指以职务便利,将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或非法占有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公共财物贪污罪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量刑准则。根据犯罪的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法院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量刑裁定。一般情况下,公共财物贪污罪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方面。量刑准则则包括考虑犯罪的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犯罪嫌疑人的前科情况、悔罪表现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共财物的安全和利益。
结语:公共财物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或非法占有的行为。我国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等法律后果。量刑准则考虑诸多因素,如主观恶性、客观危害程度、前科情况、悔罪表现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共财物的安全和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定义是什么?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的财产。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也视为...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范围

该段内容介绍了公共财物的分类。第一类是当然的公共财物,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的财产。第二类是拟定的公共财物,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查看全文

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范围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范围应该认定为行为人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单位公共财物。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虽然该法律...查看全文

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范围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贪污罪中“公共财物”的范围包括如下: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查看全文

贪污罪的财产界限界定

贪污罪的构成标准是5000以上,根据刑法第383条,根据情节轻重,对犯贪污罪的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贪污数额越大,情节越严重,刑罚越重,特别巨大的贪污数额可能导致无期徒刑、死刑和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贪污罪的界定

法律分析:可通过以下要件界定贪污罪:犯罪客体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贪污罪中公共财产?

律师分析: 公共财物分为两类: 其一,当然的公共财物。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其中,国有财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所拥有的财产;劳动...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贪污罪中公共财产

法律解析: 公共财物分为两类: 其一,当然的公共财物。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其中,国有财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所拥有的财产;劳动...查看全文

何为贪污罪的界定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手段侵吞、窃取、骗取或占有公共财物。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而其主观方面则表现为直...查看全文

贪污罪如何界定

法律解析: 贪污罪的认定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 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2、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经营、管理国家财产的人员; 3、 侵犯的客体为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查看全文

贪污罪如何界定

贪污罪的认定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 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2、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经营、管理国家财产的人员; 3、 侵犯的客体为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 ...查看全文

贪污罪怎么界定

法律分析: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贪污罪?

正确认定贪污罪的关键是区分罪与非罪,主要考虑贪污数额和贪污情节。贪污数额达到5千元构成贪污罪,否则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贪污情节较轻时为一般贪污,较重时为贪污罪。贪污罪既遂与否要看是否实际非法占有财物,并造成客观危害结果。认定贪污罪...查看全文

贪污罪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 贪污罪的界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查看全文

贪污罪如何界定?

律师分析: 贪污罪的认定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 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2、 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经营、管理国家财产的人员; 3、 侵犯的客体为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侵占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贪污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主体。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财产所有权,主体可以是公司职工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的犯罪,具...查看全文

受贿罪与贪污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受贿罪是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谋取利益,贪污罪是利用职务便利直接占有单位或公共财物。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是:绑架罪是控制他人后要求亲属付财物,抢劫罪是当场劫取财物。...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与贪污的界定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在客体、主观意向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贪污罪侵犯的是公有财产权,不打算归还;挪用公款罪只是暂时占有并打算归还。判定是否转变为贪污要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贪污罪表现为私吞、盗窃或骗取,而挪用公款罪则是私自动用,通常会...查看全文

怎么界定贪污罪的情节?

贪污罪情节界定:贪污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赠等特定款物。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到党纪、行政处分或者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追究的。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拒绝说明赃款赃物的去向,导致赃款赃物无法追回或者不配...查看全文

贪污罪与职务犯罪的界定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从事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犯罪行为,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规章。贪污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类型,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贪污罪只能涉及行为人直接管理的财物,若与其他管理人员勾结共同占...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