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律师回答

一、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如何处理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罚款。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单位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刑法修正案(九)》曾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作出了修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都构成犯罪;明确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增加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医院泄露患者个人信息,患者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医院泄露个人信息,可以向医院上级主管的政府部门(卫生局、卫生厅)举报。涉及党员干部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举报,涉嫌犯罪的可以向该医院所在的县市区公安机关报案。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均不得统计和发布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益的人口健康信息。在人口健康信息采集、管理、利用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应当妥善做好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严禁泄露给任何无关的个人或组织。采集单位负责保证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利用单位和个人负责保证数据利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如违反规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或建议给予行政处分。凡情节严重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法律责任。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和管理对象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或依法提出复议、诉讼。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侵害患者隐私的,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基于患者的信赖而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患者的隐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负有保密的义务。实践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况可大体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泄露患者隐私,既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将其在诊疗活动中掌握的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向外公布、披露的行为;也包括未经患者同意而将患者的身体暴露给与诊疗活动无关人员的行为。第二种是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学文书记载有患者隐私内容的医学文书及相关资料,一旦被披露,不但引起患者内心的精神痛苦,还往往会导致患者社会评价的降低,比如患者的某种身体缺陷、曾患有伤风化的疾病等。上述两种侵害患者隐私权的行为,必须在造成患者损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才承担侵权责任。“造成患者损害的”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必须有损害事实,如患者承受的巨大精神痛苦等。这种损害事实,大多表现为精神损害,但不能排除该损害为物质损害的可能性。二是该损害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行为过错医疗机构怎么赔偿

医疗行为过错医疗机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若是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怎么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怎么办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二者有什么区别

医疗机构,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诊所、门诊部等机构,主要就是给人看病;医疗卫生机构,指除了医疗机构还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血站、卫生监督所等机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疗机构泄露了隐私怎么办

法律分析: 医疗机构泄露了患者隐私的,患者可以要求医疗机构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且赔偿患者所遭受的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泄露了隐私怎么办

法律分析:医疗机构泄露了隐私的处理:_x000D_ 1、医疗机构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_x000D_ 2、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查看全文

处理公职人员隐私泄露的方法

公安民警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意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尽管规定上是不允许的,但查询记录不被记录且不需要上级批示。然而,泄露信息的公安民警应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应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不滥用私权。...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泄露后的处理方式

侵犯个人隐私属违法行为,可报警或起诉。侵犯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搜查住宅、跟踪监视、窃听私拍、刺探财产状况、私拆信件、调查社会关系、干扰夫妻生活、泄露个人材料、收集私密情况等。...查看全文

隐私泄露犯法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照片或裸照属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者可能涉嫌侮辱罪,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传播网络谣言如若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要求点击或转发次数达到一定数量。但如果行为人不知道信息是虚假的,发布或转...查看全文

泄露隐私的刑罚是什么?

我国刑法对于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了规定,将其归类为个人信息罪。国家机关或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出售或非法提供他人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刑法》第253条,违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隐私泄露的罪名是什么?

未经许可在网上传播他人隐私信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也是民事侵权行为。受害人可报警或起诉维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违法者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处理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 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5、收集证据;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 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5、收集证据;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法...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查看全文

什么是泄露个人隐私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那么,...查看全文

隐私泄露是否犯法?

网上泄露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个人隐私的保护范围和个人信息罪的惩罚。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住宅、窃听、偷拍、刺探财产状况等。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所在地生活水平将影...查看全文

手机隐私泄露怎么解决

手机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一、手机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      手机...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被泄露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隐私权受到侵犯,应该如何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在这里我来教大家几招:1、保存、收集好隐私泄露的证据以及对方的信息。2、如果是网络用户侵权的,受害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的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方式3、向公安机关报警...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隐私权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5、收集证据;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法律...查看全文

个人隐私泄露所构成的犯罪是什么?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侵犯隐私权的罪名,但如果侵犯隐私行为构成其他罪名(如侮辱罪、诽谤罪),可以提起刑事自诉或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跟踪监视他人、私拍他人私生活等。合法的隐私才...查看全文

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方法

个人隐私被泄露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账号、修改密码、报案、律师起诉等,以维护个人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查看全文

防止网络隐私泄露的方法

网络泄露隐私的应对措施及赔偿责任:一、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或向法院起诉维权。法律规定:《民法典》明确保护人格权和隐私权。二、侵犯隐私权主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有时涉及财产赔偿责任和行政、刑事责任。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查看全文

避免泄露个人隐私的方法

如果个人隐私被泄露,应首先向警方报案。警察会展开调查,并追查犯罪嫌疑人。在找到犯罪嫌疑人后,可以要求其删除泄露的信息并赔偿损失。如果对方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继续泄露隐私,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并起诉维权。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