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审理次数限制

律师回答
摘要:延期审理可以多次进行,但每次延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延期审理适用于民事和刑事案件中出现特殊情况,如当事人无法到庭、需要补充调查或证据等。在民事案件中,必须有正当理由未到庭的当事人可以延期审理;在刑事案件中,如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需要补充侦查和提供证据等情况,公诉人可以建议延期审理。人民检察院可以在开庭前发现上述情形时建议延期审理。
一、延期审理可以几次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公告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时,由于出现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第四百五十六条规定法庭宣布延期审理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在补充侦查的期限内提请人民法院恢复法庭审理或者撤回起诉。
公诉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得超过一个月。
二、延期审理的适用情形
民事诉讼的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后,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从而推迟审理的制度。
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五十五条规定: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诉人可以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一)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补充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的;
(二)被告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需要补充侦查进行查证的;
(三)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补充、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
(四)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提出意见的;
(五)需要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六)公诉人出示、宣读开庭前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以外的证据,或者补充、变更起诉,需要给予被告人、辩护人必要时间进行辩护准备的;
(七)被告人、辩护人向法庭出示公诉人不掌握的与定罪量刑有关的证据,需要调查核实的;
(八)公诉人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证明,需要调查核实的。
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发现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人民法院延期审理。
延伸阅读
结语:延期审理是人民法院在已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公告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时,由于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延期审理的适用情形有所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诉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能超过两次,每次延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当发现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审理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建议延期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八章 期间、送达 第一百零六条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五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前款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延期审理有期限限制吗

延期审理是有期限限制的:民事案件的延期审理不超过9个月;刑事案件的延期审理不超过1个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延期审理不超过2个月。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有期限限制吗

刑事案件:延期审理不超过1个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延期审理不超过2个月;民事案件:延期审理不超过9个月。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查看全文

推迟审理的次数限制

延期审理可多次,但有限制。延期审理是指法院在通知当事人后,因法定原因重新定日期审理案件。延期只能在开庭前发生,之前的诉讼行为仍有效。法庭宣布延期后,检察院应在期限内提请恢复或撤诉。公诉人可建议延期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一个月。民事诉...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的审理次数限制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即一审和二审通常决定案件的终局。如果二审发回重审,一审法院重新判决,不服第二次一审判决的可上诉,二审法院不能再发回重审,必须作出判决。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申请上一级法院再审或提起民事抗诉再审。每个民事案件根据...查看全文

专利审查次数限制

法律分析:专利审查没有次数限制的,但有时间限制。一般的初步审查时间限制为十八个月,而实质审查时间限制为三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查看全文

民事再审次数限制?

律师分析: 再审目前在时间中的最多次数是两次,且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次是由当事人自己提起的再审”,“此判决裁定有明显的错误”,“第二次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进行再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查看全文

经济纠纷案件审理次数限制

经济纠纷一般只开庭一次,但根据具体案件可能会有例外。法律并未规定民事经济诉讼案件应开庭次数,只要审理需要,法院可多次开庭。通常一审和二审可终局。...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的期限计入审理期限

律师分析:延期审理,不计入审理期限。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九条 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查看全文

延长审理期限?

律师分析: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普通程序审理经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查看全文

专利审查的次数限制

专利审查没有次数限制,法律未规定审查次数。根据《专利法》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满足要求后可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申请人也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此外,行政部门也可自行进行实质审查。...查看全文

法院审理案件的审理次数限制是多少?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一审和二审通常终局。二审发回重审后,一审法院重新判决,不服可上诉。二审判决不服,可申请上级法院再审或提起民事抗诉再审。综上,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一次开庭结案。...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计入审理期限吗?

律师分析: 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延期审理原则上计入审限,但不是所有的延期审理都计入审限,具体不计入审限的情形有以下情形:(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二...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计入审理期限嘛?

律师解答: 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延期审理原则上计入审限,但不是所有的延期审理都计入审限,具体不计入审限的情形有以下情形:(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二...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计入审理期限吗

延期审理计入审理期限吗 不能。因法定事由或者特殊情况无法准时参加开庭审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期限不计算在诉讼审理期限之内。 如果遇到法定延期审理期限的,当事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的,也可以由人...查看全文

侦查期限、次数限制取消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退回补充侦查的期限和次数,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可进行两次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改变管辖的案件退回补充侦查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可...查看全文

保释候审的次数限制是几次?

该段内容讲述的是办理取保候审的次数没有限制,但必须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取保候审的决定需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查看全文

专利审查有次数限制吗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专利审查的时间和程序作出了规定,但对专利审查的次数没有规定,所以专利审查不受次数限制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查看全文

专利审查有次数限制吗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专利审查的时间和程序作出了规定,但对专利审查的次数没有规定,所以专利审查不受次数限制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一审再审次数限制

民事诉讼审两次,只可再审一次。一审法院重新判决,不服第二次一审判决的,可上诉,二审法院不可发回重审,必须判决。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不能上诉,可申请上一级法院再审,或通过申请同级检察院提起民事抗诉再审。...查看全文

办理取保候审的次数限制是多少?

我国法律对取保候审申请次数未有具体规定,案件在批捕前可申请,批准视案情而定。根据相关法律,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需满足条件: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或怀孕;案件未结。...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秦伟红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专职律师离婚、离婚

已服务14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