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传播与刑事责任标准的法律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涉及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和警情,将受到法律严惩。对于严重后果的造成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考虑宣告缓刑。公民编造或传播其他虚假信息,虽不构成犯罪,但也将受到行政处罚。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会引发社会恐慌和公共安全危机,必须严肃对待。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这并不等于公民就可以编造、故意传播其他虚假信息,如果公民编造或者故意传播其他虚假信息,虽然不构成犯罪,但也构成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上的行政违法行为,照样要受到法律的处罚的。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时,之所以将虚假的信息限于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和警情,这是因为这虚假的“四情”均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很容易引起社会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机,任何国家机关和公民都必须严肃和认真对待,一旦有人编造或者故意传播这四类虚假的信息,就可能引起社会的恐慌,严重影响公民的公共生活,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从而引发公共安全危机。
扩展资料:编造虚假的险情的后果?
不管是编造虚假信息罪,还是传播虚假信息罪,主观上都必须是出于故意,行为人如果不是故意编造或者根本就不明知是虚假信息而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则不构成犯罪
延伸阅读
结语:编造虚假信息,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这种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分子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考虑宣告缓刑,但对于累犯则不适用缓刑。此外,即使不构成犯罪,公民编造或故意传播其他虚假信息也构成行政违法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处罚。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虚假信息,避免引发社会恐慌和公共安全危机。
法律依据
《刑法修订案》第一百七十条,法院对构成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犯罪分子,依据犯罪情节判刑,有两个区间,轻则可以判三年以下,如果情况特别严重,最高可以判七年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虚假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

转发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律后果;若造成严重后果,刑罚将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或明知虚假信息并故意传播于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者,同...查看全文

群内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

微信群里造谣和传谣是违法行为,可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严重情况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者可处拘留和罚款。根据《刑法》,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编造恐怖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者可处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虚假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恢复名誉;行政责任可受拘留、罚款等处罚;刑事责任则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刑罚,如编造虚假信息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等。...查看全文

虚假信息的传播责任在谁

个人发布虚假信息的侵权责任由发布信息的人来进行承担,一般来说,情节严重将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会需要承担一定的行政处罚。具体情况要根据行为来进行确定。   &nb...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虚假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

疫情期间虚报信息可能构成犯罪,涉及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可判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该罪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失职导致传染病传播,且情节严重。罪行侵犯的对象是国家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为犯此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为犯此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为犯此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查看全文

什么是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法律责任?

散布谣言、谎报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惩罚,包括拘留和罚款。情节较轻者可处以较轻的拘留或罚款。若构成犯罪,则将按照刑法中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进行处罚。...查看全文

传播虚假信息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传播虚假信息的立案标准:故意传播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诉。构成本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查看全文

传播虚假信息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立案标准:编造或故意传播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_x000D_ 之一规定...查看全文

传播虚假信息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的量刑标准?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的量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查看全文

传播虚假信息刑法多少条

本文介绍了关于虚假信息传播的刑法条款和相关的违法行为。传播虚假信息罪属于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该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法律分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是:行为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查看全文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判处罚金,并对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表现为编造并且传播影响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查看全文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判处罚金,并对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表现为编造并且传播影响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查看全文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构成刑事犯罪,可能被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将面临罚金和主管人员的刑罚。期货交易是一种高级交易方式,基于现货交易和远期合同交易,用于转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查看全文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承担的法律责任?

律师分析: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查看全文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解析: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