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破裂后财产权益划分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时如何分配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签名或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个人债务。离婚时应共同偿还共同债务,若财产不足则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个人债务包括个人约定的债务、未经协商资助他人债务、个人经济活动所负债务等,由个人承担,除非双方有补充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4条和1089条的规定进行分配。
一、婚内债务离婚时如何分
1、婚内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夫妻债务属个人债务的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债务应认定为个人债务:
1、夫妻双方依法律规定,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此逃避债务的除外;
2、未经夫妻协商一致,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赡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未经夫妻协商一致,独自筹资从事经济活动,而其收入也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属个人所负的债务,如婚前个人的债务、一方不合理开支所负的债务。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个人债务,不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后,或者是负债方失踪、死亡,均由其个人承担,另一方没有还债义务,当然,如果后来双方补充约定的,按其约定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在离婚时共同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清偿,则需要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来解决。而夫妻个人债务则应由个人承担,包括婚前个人债务、未经协商一致的资助债务等。在处理夫妻债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可以根据双方的补充约定进行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离婚后仍需承担各自的个人债务,另一方没有还债义务,除非双方有其他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条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婚姻破裂财产划分原则

夫妻可在婚内协议中约定出轨财产分配,法院一般认可协议。协议需书面拟定。婚内协议是夫妻为离婚目的签订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协议,要求双方互相忠诚,出轨需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后财产权益划分

夫妻离婚后的婚后债务责任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承担,个人债务则不需要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责任是连带的,不论是否离婚,都需要用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来清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后财产权益划分问题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共同财产。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以及子女和女方的权益来判决。不过,无论男女哪一方出轨,在财产分割上,法律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查看全文

婚姻财产权益划分原则

婚姻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均等分割,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差别处理。个人专用物品归个人所有,入伙财产应补偿一半价值,生产资料分配给有经营条件和能力的一方,无收益的养殖、种植业应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离婚时未分割的共同财产可先处理已查清...查看全文

婚姻财产权益的划分原则

在夫妻婚姻持续期间,如果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那么在购买的房产上,只写其中一个名字的话,该房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此外,父母出钱买房,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婚前财产权益如何划分?

婚姻前的财产离婚后仍归自己所有,除非有特别约定。婚姻前的财产主要包括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以及其他应该归夫妻一方的合法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婚前财产可通过婚前财产公证来确认。婚前财产公证是对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查看全文

跨国婚姻财产权益划分原则

涉外婚姻财产界定问题及风险防范。涉外婚姻涉及夫妻财产界定、国际法律差异、财产划分和债务风险处理等问题。在涉外婚姻中,需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差异,明确婚前婚后财产界定,规避财务风险。对于外国人定居中国的情况,处理方式与涉外婚姻有...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财产的分割原则

夫妻财产处理原则:1.遵循书面或口头约定,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2.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共同财产;3.复员、转业费按共同财产分割,医药补助费和生产补助费归个人所有;4.分居两地的财产认定为共同财产,差额部分抵偿;5.未共同生活的...查看全文

离婚财产权益划分原则

离婚财产分配原则及印花税问题。离婚时,共同财产可由双方协商处理,否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根据《民法典》,需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隐藏、转移、损毁财产者可能被少分或不分。婚前财产加名无需缴纳印花税,但产权转移需缴纳0.5...查看全文

恋爱关系破裂后财产权益划分

恋爱同居后分手的财产分割原则是按照出资额确定,无法确定时视为等额享有。解除同居关系需满足特定条件,人民法院才会受理。法院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予以受理,但一般的同居关系不予受理。司法解释称这种关系的解除为“解除同居关系”,而非“...查看全文

十年婚姻破裂,房产权益如何划分?

离婚十年后房产分割原则及注意事项。夫妻共同房产可协商分割,否则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个人财产的房子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根据法律依据,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的不动产归双方协议处理,否则法院可判决归登记一方。离婚财产分割需考虑义务承担...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财产如何划分?

离婚时,根据财产和情况进行分配,可先协商分割,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法院会考虑财产情况和照顾子女、女方、无过错方的权益。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财产划分指南

婚前财产离婚划分:协商不成可诉诸法院,共同财产按原则分割,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差额应偿还。离婚时,共同财产协议不成,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照顾权益原则判决,保护夫妻在土地承包中的权益。...查看全文

离婚财产权益的划分原则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或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资金、生产经营收益、继承赠与财产等。分割财产时,需考虑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夫妻分居两地的婚后财产视为共同财产,差额部分可由多得财产一方抵偿。礼...查看全文

离婚财产权益划分原则分析

本文介绍了离婚财产分配原则和夫妻离婚财产分割一方有过错法院会怎么判的相关内容。离婚财产分割应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有利生活、方便生活以及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在处理婚约财产纠纷时,应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和无过错方利...查看全文

婚姻财产的划分原则

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包括:婚姻期间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赠与财产、个人财产投资收益、住房补贴和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和破产安置补偿费。...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导致的财产划分

夫妻离婚时,出轨并非法律过错,但出轨方可与无过错方协商赔偿。共同财产需双方协议处理,如协议不成,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若出轨方与他人同居,则无过错方可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无过错方可请求损害赔偿,包括重婚、同居、...查看全文

婚姻破裂后财产分割

婚内出轨离婚房产分割取决于具体情况。共同财产需协商解决,否则法院将根据情况保护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重婚或同居导致离婚的一方可要求损害赔偿。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中可能少分或不分。...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财产权益划分原则

离婚后财产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分居两地的共同财产按差额抵偿;退还彩礼;合伙经营入伙财产归一方所有,需补偿;无收益的养殖等应合理分割或折价处理;装修房屋需补偿;索取财物可酌情返还;不宜分割的房屋需补偿;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查看全文

离婚时的财产权益划分原则

夫妻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需要和财产来源可以有所差别。夫妻共同财产包括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财产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以及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