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最高拘留多少天

律师回答

一、肇事逃逸拘禁多长时间

一般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责可以处15天以下拘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二、轻微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1、提车熄火查状况。车辆发生刮擦事故,应该立即选择合适地点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关掉车子的引擎。在特定情况下应准守特定情况下的规定,如夜间还要开示廓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还需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2、基本信息要记录。记录双方车辆信息与车主信息。记录下双方车牌号、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等信息都是必要的。推崇的做法预先印制好一些表格,以备作发生刮擦事故的协议用,省事省力。

3、人员伤亡先报警。确认双方人员安全状况。根据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是当事人应立即报警的情况之一。若刮擦事故中人员人身安全受到损害,应当立即报警。对于不属于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必须报警的八种情形的,并且无大碍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报警或者自行达成协议,快捷处理。

4、车辆损伤要取证。查看车辆状况,应用数码工具记录现场情况是得当的做法。比如应用收据的拍照功能、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对刮擦部位、车况进行记录。通常是要对车前、车后侧、碰擦部位等进行多角度拍摄。拍摄画面最好有反映双方当事人都在现场的取景。

5、责任认定要明确。判定责任,达成协议。常见情况有:未保持安全距离,追尾前车的,后车担责;机动车变更车道,影响正常行驶的车辆的,变更车道方担责;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正常放行的车辆转弯未让直行车先行的,转弯车担责;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未让右方道路来车先行的,未让方担责等等。根据规则迅速判定责任,达成协议。

6、车辆定损便理赔。先去保险理赔中心对车辆进行定损。在之后的修车程序中要保存好修车发票。凭修车发票等有效票据获得相应的保险赔款。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一般肇事逃逸承担事故全责可以处15天以下拘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具体的规定如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最少拘留多少天

肇事逃逸没造成伤害行政拘留最长15天,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拘留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长拘留37天。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拘留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长拘留37天。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法律分析:一、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根据不同的情况,肇事逃逸被拘留的时长不一样。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要拘留多少天?

法律解析: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拘留。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要拘留多少天?

律师解答: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拘留。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要拘留多少天?

律师分析: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拘留。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 【法律依据】: 《道路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要拘留多少天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要拘留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长拘留37天。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要拘留多少天

法律解析: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不会被刑事拘留。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 【法律依据】: 《道路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自首拘留多少天?

律师解答: 7日左右。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肇事逃逸一般会受到15日以下的拘留,加上有自首和积极赔偿的行为最多7日,如果事故比较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按照刑法标准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一般拘留多少天?

法律解析: 1、一搬案件是公安3天,检察院7天,共10天2、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加检察院7天一共是14天。3、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加...查看全文

轻微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法律分析: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一般拘留多少天?

法律解析: 1、一搬案件是公安3天,检察院7天,共10天2、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加检察院7天一共是14天。3、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加...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一般拘留多少天?

律师解答: 1、一搬案件是公安3天,检察院7天,共10天2、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加检察院7天一共是14天。3、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加...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自首拘留多少天

法律解析: 7日左右。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肇事逃逸一般会受到15日以下的拘留,加上有自首和积极赔偿的行为最多7日,如果事故比较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按照刑法标准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自首拘留多少天?

法律解析: 7日左右。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肇事逃逸一般会受到15日以下的拘留,加上有自首和积极赔偿的行为最多7日,如果事故比较严重构成刑事犯罪的按照刑法标准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最轻拘留几天

肇事逃逸行为将面临最轻拘留十五日以下的处罚,同时还将被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肇事逃逸是指明知自己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查看全文

电动车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对于电动车肇事逃逸的行为,依法可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1000元的处罚。该法规要求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抢救受伤人员并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若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事实成因无争议,当事...查看全文

电动车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对于电动车肇事逃逸的行为,依法可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1000元的处罚。该法规要求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抢救受伤人员并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若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事实成因无争议,当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拘留几天

交通事故车辆被交警拖放在指定的停车场,交警扣车的时候会有扣车单,上面有车辆停放地点的记录。如果没有,就找办案的交警队及交警去查问。正常的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被扣押,驾驶员只需要等待交警事故责任书出来,然后几天内就可以取车了。...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小惠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已服务18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