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定义与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以避免责任追究。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不仅取决于行为,更取决于目的。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紧急救治被害人并拨打120和报警。如果肇事者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根据刑法第133条,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无因果关系或未造成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后果,也属于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自己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没有任何原因离开事故现场。从而导致在进行交通事故处理的过程当中,对其行为没有办法进行最终确认。而交通肇事逃逸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避免承担责任。所以只要在某种范围内,你出现了这样的举动,都是会按照交通肇事逃逸来进行处理的。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明确的看出,交通肇事逃逸并不是简单的通过你的行为,而是通过你的目的来进行判定的。
个人建议。
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首先需要对被害人进行一定程度的紧急救治,从而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如果自己实在不会掌握任何的急救知识,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快速的拨打120。让专业的医护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治,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拨打幺幺零电话报警,让交警部门来这里维护现场秩序,避免产生更大的纠纷。而且如果你本人没有太大问题的话,就需要在现场等待交警的询问,同时也需要到警局里边儿录制笔录。
扩展资料。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后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
肇事者违章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此时肇事者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时肇事者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驾车逃逸,但没有因逃逸而造成严重后果。
这种情况符合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处罚情节,对肇事者应处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得到其他人的及时救助而脱离危险,从而没有造成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后果。
2、虽然在逃逸过程中已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3、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成重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逃逸是为了逃避责任,对其行为难以确认。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应紧急救治被害人并拨打120和110报警。等待交警询问并前往警局录制笔录是必要的。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肇事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任何情况下,遵守交通规则和及时处理事故是每个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的定义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法律依据:_x000D_ 《道路交通安全法》...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界定标准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

法律分析: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定性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及量刑标准:肇事逃逸行为需构成交通肇事罪且为逃避法律追究目的才成立。刑罚根据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确定,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恶劣情节可判3-5年,致一人死亡可判7-10年。交通肇事罪成立条...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与特点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旨:肇事逃逸行为包括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驾车离开事故现场等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双方协商解决后一方反悔并报案、为抢救伤者及时离开现场并报案等。...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定义与法律后果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事故,但出于惧怕惩罚和责任,选择逃离现场而不积极处理。对于肇事逃逸行为,根据情况,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吊销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或者面临刑事处罚...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如下: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的定义

肇事逃逸行为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明知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当事人撤离现场后协商解决并留下真实信息,但一方反悔并报案;为抢救伤者而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暂时离开医院但经伤者同意并留下真实信息;因...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一条 车辆...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定义和界定

肇事逃逸构成逃逸罪,自首可酌情从轻处罚。肇事车辆负全责,违反交通法规且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逃逸者将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或潜逃藏匿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包括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财产损...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罪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罪认定标准: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等。一、怎样认定交...查看全文

怎么定义肇事逃逸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以下情形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查看全文

怎么定义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时间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查看全文

确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离事故现场,推卸责任的行为。逃逸情形包括违规事故、酒驾毒驾、无证驾驶、安全问题、无牌无证驾驶、超载等。...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案件的认定标准

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如下: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时间?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责任的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责任认定标准为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信息后离开医院的;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等。...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徐维远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8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