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是民法典中的一种概念,即死者生前的合法财产进行分配。在这其中,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还要注意的是,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是继承权。
一、公民合法遗产的范围
法律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其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4类:
1、公民个人财产。
2、公民享有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3、公民享有的债权和负担的债务。
4、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下列财产不属于遗产的范围:
1、死者与他人共有财产中属于他人所有的财产部分。
2、被继承人生前已赠给他人的财产,以及租借他人的财产。
3、被继承人生前只享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
4、被继承人的某些不可转让的人身性质的财产权,例如公民享有的受抚养。
5、被继承人死亡后,有关单位发给其家属的抚恤金、生活补助费等。
6、被继承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金。
二、父母房屋财产继承的规定是怎样的
1、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遗嘱继承权的实现,必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否则遗嘱继承关系也不会发生。如父母健在,其房地产子女就不能继承。父母意愿将自己的房产赠与子女是可以的,但这种行为叫生前赠与,不叫继承。
2、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我国法律确定的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不能把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以及合伙财产不加分割作为遗产来继承。像这样的财产必须分割以后属于死者个人所有的部分才是遗产。一切非法所得的财产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