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故意伤害的认定与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过失伤害属于民事责任,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轻微伤害可通过调解解决,免除治安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可调解处理,达成协议后不予处罚。若调解不成或不履行协议,则公安机关会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不是故意伤害的,属于过失伤害,在民事方面应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轻微的伤害,可以调解解决,调解后,行为人不再承担治安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非故意伤害的分类及其法律责任
非故意伤害是指在行为中没有明确的故意或恶意,但仍然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情况。根据法律的分类,非故意伤害可分为三类:过失伤害、疏忽伤害和无意伤害。过失伤害是指因为疏忽或不合理行为导致他人受伤,如交通事故中的违规驾驶。疏忽伤害是指因为未能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他人受伤,如未正确标记危险区域导致他人跌倒。无意伤害是指在正当行为中发生意外导致他人受伤,如在体育比赛中意外碰撞。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非故意伤害,法律责任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和损害程度来确定的。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条和第九条,对于非故意伤害行为,行为人或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轻微伤害,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后行为人不再承担治安行政责任。根据法律分类,非故意伤害可分为过失伤害、疏忽伤害和无意伤害。法律责任的确定需考虑具体情况和损害程度。在处理非故意伤害时,应依法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合理划定责任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故意伤害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非故意伤害的处理要依据造成的伤害程度而定,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要承担侵权的责任。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故意伤害罪的认定: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与非故意伤害罪如何区分

法律解析: 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与非故意伤害罪如何区分?

律师分析: 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与非故意伤害罪怎样区分

故意伤害罪与非故意伤害罪区分如下:故意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损害人体组织的完整性,另一种是损害人体器官的功能。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会...查看全文

过失伤害罪与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过失伤害罪与故意伤害罪这样认定:过失伤害罪,即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主观方面为过失;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其主观方面为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查看全文

过失伤害罪与故意伤害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故意伤害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拘役。行为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即遂与未遂的认定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区分既遂和未遂以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罪即遂与未遂的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区分既遂和未遂以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查看全文

酒后非故意伤害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看具体伤情,如果伤情严重达到轻伤也是算故意伤害的。从人的行业思维科学去分析,酒后也只是控制能力受到点制约,不会出现精神障碍。再从法律的规定上看,也同样是按故意伤害处理的,并不因为酒后就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不然,做坏事的...查看全文

酒后非故意伤害怎么处理

法律解析: 看具体伤情,如果伤情严重达到轻伤也是算故意伤害的。从人的行业思维科学去分析,酒后也只是控制能力受到点制约,不会出现精神障碍。再从法律的规定上看,也同样是按故意伤害处理的,并不因为酒后就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不然,做坏事的...查看全文

共同故意伤害的认定

故意伤害罪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如没有达到伤害等级或虽达到等级却属轻微伤,则不能以本罪论处。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既要在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持械的认定?

律师分析: 故意轻微伤害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微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或造成轻微伤结果的,不以犯罪论处。伤害意图非常明显,且已经着手实行伤害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应按故意伤害(未遂)论处。 符...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的凶器认定

凶器的认定应综合考虑杀伤力、社会观念、合理性、主观意图等因素。仅具有毁坏物品特性的器械不算凶器,但若用于威胁或伤害他人则是凶器。危险物品可能包括凶器,但凶器不仅局限于危险物品。刑法意义上的凶器指用于杀伤或威胁人身安全的器械,而对物...查看全文

非故意伤害的定义,故意伤害应如何赔偿

1.非故意伤害是指过失伤害,可依法减轻或从轻追究刑事责任。 2.故意伤害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 3.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规定包括不同情节的刑罚,如拘役、有期徒刑和死刑。 非故意伤害的定义、故意伤...查看全文

非故意伤害致死处罚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需预见危害结果但未避免。必须实施致死行为,且行为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根据《刑法》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刑罚为3-7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特殊情形如失火、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故意伤害的定义与界定

故意伤害的标准是行为人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人重伤,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处...查看全文

非故意伤害致人受伤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非故意对对方进行伤害的,怎样处理要依据造成的伤害程度而定,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要承担侵权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查看全文

非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怎么处理

非故意伤害导致他人轻伤属于过失行为,积极主动赔偿伤者的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费就不会被判刑。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过失原因造成他人轻伤一级的,不会构成刑事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要给予相应的赔偿。一、打架轻伤伤害应该如...查看全文

非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怎么处理

处理一般是双方看看能不能协商谅解,如果不是故意造成对方轻伤的话,那么其处理一般是双方看看能不能协商谅解,如果不行再进行公诉,具体而言,轻伤只有达到轻伤二级以上才属于犯罪,过失原因造成他人轻伤一级的,不会构成刑事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