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定义及刑罚

律师回答
摘要:抢劫罪定义及量刑: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可判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银行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数额巨大、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持枪抢劫、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济物资等情形,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抢劫罪的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
刑法解释: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定义、量刑】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解释】本条是对抢劫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所谓“暴力”,是指犯罪人对财物的所有者、管理人员实施暴力侵袭或者其他强制力,包括捆绑、殴打、伤害直至杀害等使他人处于不能或者不敢反抗状态当即抢走财物或者交出财物的方法。所谓“胁迫”,是指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使其产生恐惧,不敢反抗,被迫当场交出财物或者不敢阻止而由行为人强行劫走财物。如果不是以暴力相威胁,而是对被害人以将要揭露隐私、毁坏财产等相威胁,则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所谓“其他方法”,是指对被害人采取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者不能反抗的状态的方法。例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暂时丧失知觉而不能反抗的状态下,将财物当场掠走。在这里,必须是由于犯罪分子故意造成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的状态,如果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睡熟或者醉酒不醒,趁机秘密取走数额较大的财物,则不构成本罪。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对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并且实施了非法占有或者意图非法占有的行为。
(2)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延伸阅读
结语: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的刑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涉及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金融机构等情形,刑期可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和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的,将被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抢劫罪定义与刑罚

抢劫罪的主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对于抢劫罪的判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会受到...查看全文

抢劫罪刑罚及缓刑规定

本文介绍了缓刑的适用范围和抢劫罪的刑罚标准。根据法律规定,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而抢劫罪涉及到的刑罚超过了三年,因此缓刑不适用于抢劫罪。抢劫罪的刑罚标准包括犯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特定严重情形的...查看全文

抢劫罪定义与刑罚规定

抢劫罪的主旨是指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的主要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查看全文

抢劫罪定义及特征

抢劫罪特征及其界限:抢劫罪是指通过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其特征包括复杂客体、一般主体、直接故意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抢劫罪的界限包括与非罪的界限、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与绑架罪的界限以及与...查看全文

抢劫罪刑罚及其相关规定

抢劫罪刑罚:抢劫犯可被判三至十年徒刑,加罚金;若情节严重,入户、公交、银行抢劫、多次抢劫、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冒充军警、持枪抢劫、抢军用物资等,刑期可达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死刑,加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抢劫罪定罪及刑罚适用导览

抢劫罪的主观要件是出于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客观要件是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迫使其交出财物。根据刑法第263条,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加重情节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查看全文

抢劫罪量刑标准及刑罚

抢劫罪的处罚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两种情况。对于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应按其参与或组织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可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对于被胁迫参与犯罪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犯罪集团中的抢劫罪首要分子,应承担全部犯罪责任;...查看全文

抢劫罪定义?

律师分析: 2、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2、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查看全文

抢劫罪定义

2、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2、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抢夺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行为方式和社会危害程度不同。对...查看全文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及刑罚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在于,抢劫罪是使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当场劫取财物,侵犯了财产权和人身权,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抢夺罪是在人不备时公然夺取较大财物,主要侵犯财产权,刑罚较轻。...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法律解析: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构成要件为:客体要件: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要件: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律师分析: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构成要件为:客体要件: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观要件: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查看全文

抢劫罪刑罚范围及标准

抢劫罪的刑罚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最低三年有期徒刑,最高死刑。简单抢劫判三至十年,入户、抢劫金融机构、抢劫多次或金额巨大、假冒军警、抢劫致人伤亡、拿枪、抢劫军需或抢险救济物品者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抢劫罪判定及刑罚的相关问题

涉嫌抢劫罪的刑罚应根据具体情节而定,一般处3-10年有期徒刑,严重情况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抢劫罪判死刑的条件包括直接杀人、兼具多种情节、抢劫金融机构、抢劫抢险物资等,...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定义?

律师分析: 1、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查看全文

刑法抢劫罪刑罚规定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威胁、暴力抢劫可判3-10年徒刑加罚金;入室、公共交通、银行抢劫、多次抢劫、伤亡等情况可判10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抢劫罪刑罚的确定

抢劫罪量刑标准: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夺取财物。根据法律规定,抢劫罪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有所不同,包括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等。持枪抢劫、致人伤亡、抢劫军用物资或救灾物资等情节更严...查看全文

抢劫罪的特征及其法律定义

本文介绍了我国《刑法》中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抢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抢走财物或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查看全文

抢劫罪刑罚规定及缓刑可能性分析

抢劫罪刑罚的判决标准和是否能判缓刑。根据刑法第263条,抢劫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判决是否能缓刑取决于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和悔罪表现。...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利杰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已服务1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