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转载作品是否侵犯名誉权的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如何判断转载作品是否侵犯了名誉权以及职务作品署名权被侵犯应该如何维权的知识。首先,判断转载作品是否侵犯了名誉权需要注意恶意传播侵权报道、存在侮辱性语言或其他虚假内容以及迎合读者的心理或追求利益等情况。其次,如果侵权行为导致被侵权人名誉受损,被侵权人可以自行调解或到法院起诉。最后,如果公司已经构成侵权,作者可以要求公司予以赔偿并恢复署名权。
一、如何判断转载作品是否侵犯了名誉权:
1.如果恶意地转载传播已发表的侵权报道;
2.转载的文章中存在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的不正常心理或追求其他利益,而进行转载。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二、职务作品署名权被侵犯应该如何维权
1、自行调解
署名权被侵犯,被侵权人可以自行调解,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导致被侵权人名誉受损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回复名誉。
2、到法院起诉
如果侵权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功,被侵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
《著作权法》第五十五条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自己编写的讲义,属于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如果署名是公司已经构成侵权。作者可以要求公司予以赔偿,并且要求恢复自己的署名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因侵犯著作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所规定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延伸阅读
结语:判断转载作品是否侵犯了名誉权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恶意地转载传播已发表的侵权报道;二是转载的文章中存在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的不正常心理或追求其他利益,而进行转载;三是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和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对于职务作品署名权被侵犯,被侵权人可以自行调解,也可以到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第五十三条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五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界定转载作品是否侵犯名誉权

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构成侵害名誉权,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转载者未审查或故意转载侵权作品,以及转载已被认定为侵权或明显属于侵权的作品,都构成侵害名誉权行为。转载传播者恶意转载已发表的侵权报道或转载含有侮辱性语言或虚假内容的...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转载作品侵犯名誉权

法律解析: 转载的作品侵犯名誉权的情形为: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转载作品侵犯名誉权?

律师分析: 转载的作品侵犯名誉权的情形为: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转载作品侵犯名誉权

法律解析: 转载的作品侵犯名誉权的情形为:1、恶意对已发表的侵权报道加以转载传播的;2、被转载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侮辱性语言或者其他虚假内容,但转载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不正常的心理或者为了取得其他方面的效应,予以转载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转载作品侵害名誉权

法律分析:名誉侵权纠纷责任如何认定_x000D_ 1、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_x000D_ 2、行为人的侵权行为违法。行为人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应当特定而明确,具有指向性;_x000D_ 3、侵害行为产生了恶劣影响;_x...查看全文

探讨如何认定转载作品侵犯了名誉权

转载作品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标准及名誉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1、转载恶意侵权报道;2、转载含侮辱性语言或虚假内容;3、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名誉权侵害可采取适当措施恢复名誉;精神损害赔偿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法人名誉权...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名誉权是否受到侵犯?

侵害名誉权的要件:行为人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为第三人知悉;行为人有过错;被侵害的对象为特定人;侵权行为对受害人造成严重损害,使其感受到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遭受精神创伤。...查看全文

如何判断公民名誉权是否被侵犯

民法典认定侵犯公民名誉权行为的主旨是:行为人确实造成受害人社会评价下降,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具有违法性,存在因果关系,并且行为人有意损害他人名誉。...查看全文

原作者侵犯他人名誉权,我转载了怎么办

我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权,侵犯他人肖像权无论官方账号是原创作者还是转载者,如果因文章存在侵权,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人都应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人应当对侵权行为负责。其次,侵权责任的处理方式有:停止侵权,如删除侵权物品;如...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作品侵害名誉权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发表的作品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社会评价的权利,包括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时,若未履行审查义务或故意转载侵权作品,可构成侵...查看全文

告别人侵犯名誉权的方法

如何告别人侵犯名誉权?民事诉讼程序是解决名誉侵权的方式。起诉状应包括当事人情况、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和法院信息。认定名誉侵权需满足行为人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方知悉;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名誉权侵犯...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律师分析: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可以要求行为人更正或者删除侵权信息,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名誉侵权的方式有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报道失实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法律分析:侵犯名誉权处罚是可以要求行为人更正或者删除侵权信息,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名誉侵权的方式有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报道失实内容。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法律解析: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可以要求行为人更正或者删除侵权信息,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名誉侵权的方式有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报道失实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律师分析: 侵害名誉权常见方式一——侮辱 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 侵害名誉权常见...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法律分析: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可以要求行为人更正或者删除侵权信息,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名誉侵权的方式有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报道失实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行为人...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法律分析:侵犯名誉权处罚是可以要求行为人更正或者删除侵权信息,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名誉侵权的方式有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报道失实内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转载他人文章是否侵犯著作权

法律分析:转载他人文章是侵犯著作权的。但著作权人必须声明不得转载、摘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作品刊登后,其他报刊可以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再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判决书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海民初字第4253号   原告彭某,男,1973年#月#日出生,汉族,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律师,住X,身份证号X。   委托代理人张某,北京市敦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杨某,男,19...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判几年

法律分析:如果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