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家属抚恤金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2023年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烈士和因公牺牲者为上年城镇居民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工资;病故者同样计算。离退休人员抚恤金按最后一个月基本离退休费计发。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标准同机关离休人员。企退人员抚恤金标准仍依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但执行标准因城镇居民收入变化而调整,丧葬补助金为2个月收入,抚恤金按月数和养老金领取年限相关,最低9个月,最高24个月。
2023年,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最新标准如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国家规定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参照机关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执行。企退人员去世抚恤金发放标准:2023年,企退人员去世抚恤金执行政策没有变化,其政策依据仍然是—人社部和财政部在2021年9月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的通知》,但是执行标准发生变化,原因在于各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变化,与其挂钩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也相应发生变化。根据暂行办法规定,企退人员和在职人员去世丧葬补助金执行2个月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抚恤金执行月数比较复杂,每领取1年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9个月,最高24个月,其挂钩基数同样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
延伸阅读
结语:2023年,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有所调整。根据最新规定,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人员一次性抚恤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人员的抚恤金也按照相同标准计算。离退休人员的抚恤金按照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发放。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的抚恤金标准与机关离休人员相同。企退人员去世抚恤金的执行标准根据各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执行办法请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二次修订):第三章 烈士褒扬金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 第二十条 烈士遗属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应当注销其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停发定期抚恤金。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死亡的,增发6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停发定期抚恤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标准

法律分析:1.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 2.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目前的最新标准是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抚恤金标准分为烈士、因公、病故三等:死亡后...查看全文

国家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

律师分析:目前,公务员丧葬费抚恤金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也是职工参保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部分。1、丧葬补助金,是职工死亡后安葬和处理后事的补助费...查看全文

公务员去世抚恤金标准

公务员丧葬抚恤金标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烈士和因公牺牲的按20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病故的按20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加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发放标...查看全文

公务员遗孀抚恤金标准?

律师分析: 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查看全文

公务员病故抚恤金标准?

律师分析: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查看全文

公务员病故抚恤金标准

公务员过世抚恤金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查看全文

公务员病故抚恤金标准

律师分析: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查看全文

公务员抚恤金最新标准

法律分析:(一)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查看全文

公务员抚恤金发放标准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标准一般为本人工资的20个月。被追认为烈士的家属可获得一次性抚恤金,数额为生前月基本离退休费的80个月,因公死亡的为40个月,因病死亡的为20个月。如果死者参加革命工作于建国前,则遗属每月补助提高20%;若遗属为孤...查看全文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领取条件

法律解析: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查看全文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领取条件?

律师分析: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查看全文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领取条件

法律解析: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查看全文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每月是多少

法律分析: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目前的最新标准是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抚恤金标准分为烈士、因公、病故三等:死亡后被追认...查看全文

公务员家属抚恤金每月是多少

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目前的最新标准是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抚恤金标准分为烈士、因公、病故三等:死亡后被追认为...查看全文

公务员抚恤金怎么分配给家属

一、抚恤金如何分配      1、抚恤金的分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nbs...查看全文

2024公务员抚恤金发放标准?

抚恤金是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抚慰和经济补偿。享受抚恤金的人,那么抚恤金发放标准是: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查看全文

公务员抚恤金安葬费标准

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抚恤金是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抚慰(抚慰包括精神抚慰和物质抚慰等)和经济补偿。 (一)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查看全文

公务员逝世后抚恤金标准

为了补偿为国家及政府工作的公务人员,在其去世后,相关部门会为其下发一定数额的丧葬抚恤金,以来补偿和奖励其多年的辛苦工作。但是由于工种以及工作岗位的差异,丧葬抚恤金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下面就随一起来看看公务员丧葬抚恤金标准是什么吧。目...查看全文

公务员逝世后抚恤金标准

法律分析:(一)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查看全文

2024公务员抚恤金发放标准

2021年当兵待遇很多,有职位晋升提拔、优待金、学费补助、退役金等,各地政策不一,具体可去当地政府官网或政府部门咨询,各省市补贴待遇标准如下: 1.2021年青岛当兵待遇: 1)优待金: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段征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劳动纠纷、劳动纠纷

已服务9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