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

律师回答
摘要:著作权归属确定及保护期限的主旨。著作权归属原则包括创作者、法人或组织代表意志创作、署名等情况。保护期限根据作品类型和作者身份而定,经济权利受时间限制,但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公民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死后50年,合作作品以最后死亡的作者为准。电影、摄影作品和法人或组织作品的保护期为50年,未发表作品不再保护。著作权的财产权有时间限制,但人身权永远受保护。
一、著作权的归属如何确定
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3、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著作权保护期限受时间限制的是什么权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在承认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部分内容的国家,主要指著作权中经济权利的期限,即作品的著作财产权要受一定时间的限制。
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4、在承认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的国家,著作权财产权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限制,但著作权人身权却是与作者不可分离,永远给予保护。
延伸阅读
结语:著作权的归属如何确定,著作权保护期限受时间限制的是什么权,这些都是著作权法中的重要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属于作者,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主要指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其保护期限在承认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国家中受到限制。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合作作品以最后死亡的作者为准。其他类型的作品保护期为五十年。著作权财产权存在时间限制,但著作权人身权永远给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八条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知识产权侵权致死赔偿问题研究

被侵权人死亡后,其民事权利义务消失,无法要求侵权人赔偿。根据《民法典》规定,被侵权人的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责任。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费用的人也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除非侵权人已支付。对于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数额...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性质研究

知识产权转让的有效性与程序: 知识产权转让协议需满足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合法。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让需经国家专利管理机关批准,签署转让合同并办理认定、登记手续。知识产权转让类型包括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查看全文

女性生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妇女有生育权利,也有不生育自由。国家提供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节育手术妇女的健康和安全。实行婚前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政府应保障妇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查看全文

遗失物权属法律问题研究

拾得遗失物的占有是合法的,遗失物必须为动产且无人占有,不得违反法律规定。遗失物的归属在不同法系中有不同规定,罗马法要求拾得人保管遗失物并无权要求所有权,而日尔曼法规定拾得人应呈报失主并可获得报酬。对于人们关注的拾得物品占有是否具有...查看全文

安置房产权问题研究

安置房产权分为政府安置和集体土地两种,前者是有产权的,后者没有产权。政府安置是为了进行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而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房屋归个人所有。而集体土地上的安置房没有产权。...查看全文

试用期法律问题研究

试用期合同合法,需符合法定期限限制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在试用期违约无需支付违约金,可根据考察决定是否签订合同。试用期内离职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试用期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盗版问题

购买盗版侵犯知识产权,违反了著作权法。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复制、出版、发行、出租盗版作品都将承担法律责任。被诉侵权人在诉讼中应提供证据证明已获得权利人许可或符合法定例外情形。...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继承权问题

著作权的人身权不可继承,但财产权可以继承,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的50周年,继承人可以继承著作权并享有50年的权利,但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著作权不可继承。...查看全文

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法律问题研究

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其他权利。...查看全文

非婚生子女权益法律问题研究

《民法典》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禁止歧视和伤害。未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母应负担抚养费。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包括婚生、非婚生、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的传承问题

著作权和专利权都包含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的人身权包括发表、署名和维护作品完整的权利,不能继承;财产权包括取得报酬的权利,可以继承。专利权的人身权包括标明专利标记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不能作为遗产转让;财产权包括制造、使用、销售...查看全文

安置房产权归属问题研究

安置房产权为70年,根据土地使用者申请续期与否,决定土地适用权以及房产所有权的归属。国家可以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求强制回收土地使用权,但需对建筑物进行赔偿。申请安置房的条件包括夫妻双方有特区户籍、单身职工与有抚养关系者组成家庭、年满...查看全文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法律问题研究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确定方式: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母方有特殊情况可随父方;两周岁以上子女,父母双方要求随其生活,但一方有特殊情况可优先考虑;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随父方生活且无不利影响的,可准许。...查看全文

孩子抚养权问题研究

离婚后,法院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决定子女与哪方共同生活,两岁以下子女由母亲抚养,需支付抚养费。对于两岁以上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会根据双方情况判决,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问题

著作权属于禁止权,法院在处理著作权纠纷时可以采取诉前权利保全的措施,以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著作权纠纷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或向法院起诉来解决。...查看全文

委托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法律分析:软件开发合同方面的纠纷逐年增加,企业或个人在订立软件开发合同双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委托开发内容要具体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对于开发的产品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应具体详细描述,尽可能达到可以量化的标准。...查看全文

委托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法律分析:软件开发合同方面的纠纷逐年增加,企业或个人在订立软件开发合同双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委托开发内容要具体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对于开发的产品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应具体详细描述,尽可能达到可以量化的标准。...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离婚分割问题

知识产权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查看全文

委托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法律分析: 软件开发合同方面的纠纷逐年增加,企业或个人在订立软件开发合同双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委托开发内容要具体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对于开发的产品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应具体详细描述,尽可能达到可以量化的标准。 2、开发制作期应...查看全文

孕期家暴涉及法律问题研究

怀孕期间遭受家暴的女性,施暴者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轻伤以上伤情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致人重伤者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