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民间借贷如何追回借款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法典中民间借贷追回借款的相关规定以及起诉流程。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直接起诉,但起诉前需进行财产保全。在起诉过程中,法院会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如无书面借据,则需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借贷关系明确”程度作出不同的判决。
一、民法典民间借贷如何追回借款
民间借贷的借款人还款时,出借人可以与借款人协商还款,如果协商不成的,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成立时间】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百一十四条申请支付令条件
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二、民间借贷怎么起诉
1、个人债务纠纷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开庭审理、质证、辩论—宣布判决结果—判决生效,执行。
2、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1)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2)民间借贷的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是否“借贷关系明确”。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将中止诉讼。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诉讼”。
(3)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对于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延伸阅读
结语:民法典明确了民间借贷追回借款的方式和起诉条件。出借人可以通过协商还款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起诉前可以进行财产保全。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贷凭证等借贷关系明确的证据材料,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八条 认定行为人承担侵害除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外的人格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考虑行为人和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过错程度,以及行为的目的、方式、后果等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四条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九条 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使用不合理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间借贷欠款如何追讨

如何起诉借款人并实现债权。需要准备借贷关系证明、借款未还证明和被告主体资料。确定管辖法院后,提交起诉状并申请财产保全。在诉讼程序中,准备证据并与被告进行辩论。胜诉后,若被告不履行判决,可申请执行被告财产,实现债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范民间借贷?

民法典中如何规定民间借贷 民法典中对民间借贷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如何追债?

律师分析: 1、主动出击。不要坐等钱来,也不要碍于情面,更不要拖延,要主动出击,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将无力回天。2、换位思考。不要因为对方迟延付款而不依不饶,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要让对方站在己方的角度去思考。在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达...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如何追债

1、主动出击。不要坐等钱来,也不要碍于情面,更不要拖延,要主动出击,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将无力回天。2、换位思考。不要因为对方迟延付款而不依不饶,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要让对方站在己方的角度去思考。在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达成情谊。3、...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如何追债

法律解析: 1、主动出击。不要坐等钱来,也不要碍于情面,更不要拖延,要主动出击,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将无力回天。2、换位思考。不要因为对方迟延付款而不依不饶,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要让对方站在己方的角度去思考。在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达...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如何追债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追债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拿到胜诉的生效判决后,债务人不按照判决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起诉前申请冻结对方资产,用债务人的担保或抵押财产来解决债务,抵押追债是债权人藉以催追债务...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如何追债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追债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拿到胜诉的生效判决后,债务人不按照判决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起诉前申请冻结对方资产,用债务人的担保或抵押财产来解决债务,抵押追债是债权人藉以催追债务的万全...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如何收回?

民间借贷的追讨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起诉。债权主张有两种方法:协商催促还款和向法院起诉,法院根据调查、举证质证判决。需注意债权主张时间,按约定处理返还期限。...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如何讨债

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可与债权人进行磋商或签订还款协议。债权有抵押担保或保证人时,可协商抵偿或代偿。债权人可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达成协议,如反悔可起诉。仲裁有利于快速解决纠纷,保密性强,费用低。...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如何讨债?

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债务人无力偿还但有还款诚意,债权人可协商履行期限、方式、数额等。如有抵押或担保,可与抵押人或保证人协商,或请第三方牵线搭桥。可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达成协议后如有反悔可起诉法院。仲裁解决债务纠纷快速、保密性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如何讨债

民间借贷讨债方法和合法条件。民间借贷债务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支付令和民事诉讼等方式追讨。讨债需要有证明债务关系的证据,债务人的信息资料,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并要注意诉讼时效规定。...查看全文

对民间借贷如何适用民法典

法律分析:  1、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的规定是: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合同成立; (2)如果当事人逾期还款的,需要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的利息; (3)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没有利息...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如何申诉

产生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要收集证据,然后写起诉书,再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合同纠纷管辖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追讨民间借贷

法律分析:一、如何追讨民间借贷1、可以将对方上诉至法院,但是得尽快。如果对方败诉了依旧拒不执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将对方的各种财产进行冻结、扣押,最后依法偿还给。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中遭受骗局,如何追回欠款?

被骗了建议报警处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查看全文

民法典民间借贷如何认定高利贷

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了民间借贷中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利息的确定方式。高利贷的表现形式包括利率超过四倍、计算复利超出限制、在借款时先扣除利息等。此外,以他人资金转手放款也是高利贷行为。如果已收取高利息,法院认定后可抵充未偿付的合法部...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中如何规定民间借贷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没有利息。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区别在于利率高低,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过高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处理民间借贷纠纷

民法典未规定民间借贷纠纷处理方式,当事人可协商解决或向法院起诉。借款合同需明确利息,否则视为无利息。最高法院规定民间借贷需提供相关证据,无债权人资格可抗辩。...查看全文

民法典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民间借贷纠纷如何处理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诉讼。民间借贷纠纷属于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对民间借贷纠纷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处理纠纷,必须提供...查看全文

2024民法典中如何规定民间借贷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如下: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姜诗彦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62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