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如何避免被治安拘留?

律师回答
摘要: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根据精神状态的不同,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予处罚,但需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而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应受处罚。精神病人的犯罪需通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作为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据。非法定程序的证明无效,仍应依法判处犯罪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刑法》第18条规定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精神病人发病时的犯罪,才不负刑事责任,“法定程序”是指具有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受司法机关、社会团体或犯罪人家属、监护人授权委托的代理人、辩护人委托,依照具体规定和程序鉴定并作出结论。由委托人提供经司法机关核实确认后,作为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据。对此需说明这并非是唯一依据。享有裁判权的人民法院仍须依法结合案件事实、证据、情节进行综合评判。
在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经常遇到有不少精神病人的家属、监护人、以犯罪人是精神病患者、曾患有精神病、曾有患病家族史、曾怀疑或医治过为由,要求乡村、街道及社会团体和邻居出证证明犯罪人犯罪时患精神病,以图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证明,因无法律效力而不应采纳,对此类精神病人的犯罪,仍应依法判处。
延伸阅读
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保障及社会支持措施
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保障及社会支持措施是为了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和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法律方面,精神病患者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有权获得医疗保健、就业、教育和住房等基本权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对精神病患者的非歧视原则和隐私保护。同时,社会支持措施包括建立康复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融入培训等服务,旨在帮助精神病患者恢复健康、重返社会。此外,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关爱和理解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减少歧视和偏见,为精神病患者创造一个支持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结语: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应责令监护人加以看管和治疗;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应受处罚。精神病人的犯罪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法定程序指具备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依法进行鉴定,作为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据。人民法院在裁判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案件事实、证据和情节。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证明不具法律效力,精神病人的犯罪仍应受到法律制裁。在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法律权益和社会支持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了他们的平等地位和基本权益,并提供了医疗保健、就业、教育和住房等支持措施,同时社会的关爱和理解也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这个杀人犯是在正常时杀人是要负刑的,犯病时杀人,不需要负刑,但其家人应当负民事的赔偿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精神病患者的治安拘留权益

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应根据其辨认和行为控制能力而定,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予处罚,但监护人需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应正常拘留。...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被刑事拘留?

精神病人犯罪需经鉴定,无刑事承担能力则不负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需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责任。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被判刑?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袭警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袭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袭警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醉酒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可以治安拘留吗

法律分析: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可以治安拘留,应当不予处罚。但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犯罪情节严重,依法需要采取拘留措施,公安机关可以进行治安拘留。...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避免信用卡诉讼?

精神病人欠信用卡不会判刑,但需考虑是否在意识清醒时犯罪;根据《刑法》第十八条,无自主意识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护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申请免费救助

法律分析:医疗证明:由街道开具证明去医院做检查,证实是精神病患者。 申请资料:病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还有监护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医院证明,街道证明,由街道申请政府给与补助。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如何离婚?

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解决。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精神病患者离婚怎么离 1、精神病人只能诉讼离婚。办理协议离婚的主体夫妻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查看全文

糖尿病患者能否避免刑事拘留?

糖尿病不是严重疾病,刑事、司法和行政都可以拘留。拘留所条例规定,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治疗无法治愈的人可以停止执行拘留。刑事拘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并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患有精神病能拘留吗

一、精神病能拘留吗 不一定,刑事拘留不受影响,行政拘留跟治安拘留可能会不接受精神病。 二、法律规定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九条收拘时或者收拘后,拘留所发现被拘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建议停止执行拘留通知书,建议拘留决定...查看全文

精神疾病患者如何解决?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与精神状况相关,不能一概而论。在精神病程度无法辨认或控制行为时造成危害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法律解析: 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了患病...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法律分析: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律师分析: 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了患病...查看全文

如何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法律解析: 对方是精神病人的话,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没有办法办理协议离婚。以下几种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一般会准予离婚: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跟对方结婚,婚后久治不愈的;2、婚前患过精神病,但是隐瞒了患病...查看全文

与精神病患者如何离婚

法律分析:与精神病患者离婚的,不能选择协议离婚,可以通过离婚诉讼的方式离婚。根据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费用

住院费用需自费,精神残疾可获得国家补助。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监护人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亲属,其他人需经居民委员会同意。...查看全文

有一精神病患者被骂

法律分析: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精神病人犯法并非都不承担刑事责任,不予判刑。根据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实施犯罪时,完全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可以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对实施犯罪行为时尚未丧失辨别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r任何国家...查看全文

糖尿病患者能否实施治安拘留?

糖尿病患者的治安拘留要根据严重程度而定,如果严重威胁生命,可以不进行治安拘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满十六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七十岁以上以及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岁婴儿的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如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未被发现...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是否可以治安拘留吗?

精神病人可以拘留。但是精神病人实行犯罪行为时,可能会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查看全文

治安拘留可以避免吗?

治安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期限为1-15日。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实施,拘留地点为治安拘留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