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

律师回答

一、民法典的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本条第1款是对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即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一规定的含义是:双方通过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之所以对通过虚伪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予以否定,是因为这一意思表示所指向的法律效果并非双方当事人的内心真意,双方对此相互知晓,如果认定其为有效,有悖于意思自治的原则。本款虽未明确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须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实际上双方对虚假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结果反映出二者必须有一个意思联络的过程。这也是虚伪表示区别于真意保留的重要一点,真意保留的相对人并不知晓行为人表示的是虚假意思。

本条第2款是对隐藏行为效力的规定:行为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当同时存在虚伪表示与隐藏行为时,虚伪表示无效,隐藏行为并不因此无效,其效力如何,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具体来说,如果这种隐藏行为本身符合该行为的生效要件,那么就可以生效。

二、虚假表示与恶意串通有哪些区别

1、主观因素不同。虚假意思主要考察当事人是否具有效果意思,其并不意味着存在恶意,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恶意串通是以当事人主观“恶意”及目的违法为前提。

2、意思表示外观含义不同。虚假意思表示系指违背真意之表示,表面行为虚假,真实意愿被隐藏起来。恶意串通的意思表示并不以虚假为要件。

3、法律评价基础不同。如前所述,作出虚假意思表示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而其中的动机和意图并没德上的否定评价,即法律与道德评价可能会有不一致的情形。而恶意串通却明确有贬义的意思,显然在道德上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此意义上,法律与道德评价一致。

综上所述,双方通过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当该隐藏行为本身符合该行为的生效要件,那么就可以生效。经过以上律师的详细介绍,相信读者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法典中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是否无效 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才有效,所以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查看全文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

律师分析: 虚假表示行为特征: 1、行为表现具有广泛性,即表现为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也表现为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虚假表示的本质表现为造成或者足以造成引人误解的后果。引人误解指的是在...查看全文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规行为?

律师解答: 虚假意思表示又称虚伪表示,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的意思并非真意,通谋作出与真意不一致的意思表示。 虚假表示的特征在于,双方当事人都知道自己所表示出的意思不是真实意思,民事法律行为本身欠缺效果意思,双方均不希...查看全文

民法总则146条虚假意思表示

法律分析:民法总则已失效,由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虚假意思表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虚假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时,根本就没有受约束的意图,即行为人故意使意思表示与其内心意志不符。...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6条虚假意思表示

法律解析: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瑕疵的形态有

法律分析:1、欺诈,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作虚假表述使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2、胁迫,是故意实施不法行为,使人陷入恐惧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是一种违法的威胁。合法的威胁不构成胁迫,例如以起诉要挟,就不构成严...查看全文

虚假行为和隐藏行为?

律师分析: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本条第1款是对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作出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即行为人与...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行为基于单方意思表示成立

律师分析: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无效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除此之外,签合同的当事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或者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合同都是无效的...查看全文

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是指什么?

律师分析: 与意思表示的概念相比较,法律行为包含的范围更为广泛。法律行为可以仅由单个意思表示构成,这通常是指一些单方的行为,如代理权的授予、追认权的行使、设立遗嘱等。法律行为也可以是双方的行为。如果合同一旦成立,则不仅是意思表示,...查看全文

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是否无效

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违法合同成立的条件。意思表达不真实的合同主要体现行为人的意思表达不自由,或行为人的意思表达不真实,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现实公平等因素签订的合同,属于当事人的意思表达不自由。虚假合同的认定标准为欺诈人发出欺骗性或...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是:实际履行的目的是恢复当事人在履行上的平衡,满足守约方达成合同的目标;而损害赔偿的目的是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这两者有不同的功能,但可以同时存在。...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是这样的:实际履行的目的是恢复双方当事人在履行过程中的平衡,满足守约方订立合同的目标,而损害赔偿的目的是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这两个目的是不同的,但可以同时存在。...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是:实际履行的作用是为了恢复双方当事人在履行方面的平衡,满足守约方订立合同的目的;而损害赔偿的作用是为了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这两种作用是不同的,可以同时存在。...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行为的意思是实际履行的作用是恢复当事人之间履行的平衡,满足合同订立的目的。损害赔偿的作用是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这两者的作用不同,但可以同时存在。...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是这样的:实际履行的作用是恢复当事人在履行方面的平衡,满足守约方的合同目的;而损害赔偿的作用是为守约方补偿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这两种功能不同,但可以同时存在。...查看全文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意思表示法律行为的关系是:实际履行的功能是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在履行中的利益,满足守约方达成合同的目的;损害赔偿的功能则是为了弥补守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这两种功能不同,但可以同时存在。...查看全文

《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查看全文

《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查看全文

《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