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中国法院的层级划分: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中级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及最高法院确定的案件;高级法院管辖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最高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及自行决定的案件。
1、基层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指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区的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所谓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是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种途径。诉讼是通过法院审理,由法官作出裁决或判决来解决争议的方式。非诉讼则是通过调解、仲裁、协商等方式解决争议,避免了繁琐的诉讼程序。选择适当的解决方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争议的性质、当事人的意愿、案件的复杂程度等。例如,对于纠纷较为简单且双方愿意合作的情况,可以选择调解或协商;而对于涉及法律解释或权益保护的复杂案件,可能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因此,在民事诉讼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在民事诉讼中,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各自管辖不同范围的案件,根据案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行分级处理。此外,民事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诉讼和非诉讼途径,根据争议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方式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公正、高效地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七条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五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管辖规定概述

民事诉讼管辖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根据第二十二条的特别规定,特定情况下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期限制度概述

我国的民事诉讼普遍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制度指的是,当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据法律规定,其将失去胜诉权。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有区别,保证期间是指权利人行使权...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管辖权规定概述

民事诉讼法的管辖分为基层、中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中级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和本辖区重大影响案件,最高法院管辖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查看全文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原则概述

我国法院的管辖权原则包括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尊重当事人选择和维护国家主权。对于涉外民事诉讼,特别规定优先适用,其次适用民事诉讼法一般规定,再次适用相关国际条约规定,最后可以参考国际惯例和世界多数国家的做法确定管辖权。...查看全文

2023年民事诉讼管辖规定概述

民事诉讼管辖规定及法律依据,对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多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不同法院辖区的,各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不...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基本制度概述

刑事诉讼基本准则: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平等适用法律,各机关互相配合、制约、监督,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犯罪嫌疑人有权辩护,未经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管辖权种类概述

刑事诉讼管辖涉及公检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受理和审理中的权限划分,包括职能管辖和审判管辖,前者包括侦查、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和自诉案件的受理,后者包括级别、地域和专门管辖。...查看全文

我国诉讼制度概述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审判活动可以分为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三类。其中,民事诉讼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纠纷所产生的诉讼;刑事诉讼指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当局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这两大不平等主体之间产生...查看全文

民事公益诉讼管辖法院级别?

律师分析: 从三大诉讼法的级别管辖设计规律来看,均采用了分层级管辖的方式,一审根据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小分别由四级法院进行管辖。 没有任何一种案件仅限定由一个审判级别进行管辖,这也不符合司法资源的经济学原理,对更重要、更...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   1、基层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指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是怎样的 1、基层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指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查看全文

民事公益诉讼管辖法院级别

从三大诉讼法的级别管辖设计规律来看,均采用了分层级管辖的方式,一审根据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小分别由四级法院进行管辖。 没有任何一种案件仅限定由一个审判级别进行管辖,这也不符合司法资源的经济学原理,对更重要、更重大的司法工...查看全文

民事公益诉讼管辖法院级别

法律分析:从三大诉讼法的级别管辖设计规律来看,均采用了分层级管辖的方式,一审根据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小分别由四级法院进行管辖。没有任何一种案件仅限定由一个审判级别进行管辖,这也不符合司法资源的经济学原理,...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概述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六种特别程序,包括选民资格、失踪宣告、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调解协议确认和担保物权实现。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特殊程序,与通常的普通程序相对。...查看全文

民事级别管辖?

律师分析: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的法院有四级,并且每一级都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因此需要运用级别管辖对四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进行分工。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诉讼欺诈法律制度概述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认定。根据《刑法》第307条,虚假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权益,将受到刑事处罚。该罪行可与诈骗罪相关,如骗取财物、职务侵占、贪污等。司法认定需考虑是否引起错误判决、严重社会影响及他人利益受损。为统...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法律制度概述

根据法律规定,虚假诉讼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管辖制度演变及其规定

民事诉讼管辖规定及专属管辖案件概述:民事诉讼管辖规定根据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合同履行地等确定。专属管辖案件包括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纠纷、继承遗产纠纷等,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禁止协议变更。专属管辖具有排他性,保障法院的裁判权威和...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的划分方法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及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和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除...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中的辨认制度概述

刑事诉讼法辨认制度要求公诉人和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进行辨认。辨认过程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否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对辨认笔录应重点审查辨认过程、方法以及制作是否符合规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