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表现包括

律师回答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以下情形: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个人达到20万元以上的,单位达到100万元以上的;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人数,个人达到30人以上的,单位达到150人以上的;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造成的经济损失,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0万元以上的,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50万元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经济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北京非法集资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涉案金额、涉嫌罪名和情节的严重程度量刑。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A、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1、自然人犯非法吸收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二、个人非法集资面临的处罚是什么?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集资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有哪些表现?

1、非法提高存款利率: 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2、变相提高利率: 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包括哪些呢

1、非法提高存款利率: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2、变相提高利率: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依法无资格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1、不具备房地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地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租赁、约定回购、销售房地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2、通过转让林权、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表现形式?

律师分析: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2、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表现形式: (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三)以代种植...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有哪些?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所谓“公众”意即吸收存款对象的不特定性,指社会上大多数人。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表现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以下表现:_x000D_ 1、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_x000D_ 2、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即吸收存款人虽未在开付出去的存单上直接提高存款利率,但却通过存...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表现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以下表现:1、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2、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即吸收存款人虽未在开付出去的存单上直接提高存款利率,但却通过存款之际先行扣付、或允诺事后...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

律师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有:(1)不具有真实销售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屋产权份额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2)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转让林...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有:(1)不具有真实销售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屋产权份额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2)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形式包括:1. 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2. 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3. 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表现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表现有:1、未经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经营相关提供存款服务的活动,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2、未经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以进行金融借贷业务的行为;3、吸收公众存款用以实业经营活动的,不构成非法公众存...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表现形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1、不具备房地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地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租赁、约定回购、销售房地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2、通过转让林权、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律师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表现为吸收存款人径直在当场交付存款人或储户的存单上开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数来;变相提高利率所谓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法律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表现为吸收存款人径直在当场交付存款人或储户的存单上开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数来;变相提高利率所谓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表现为吸收存款人径直在当场交付存款人或储户的存单上开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数来;变相提高利率所谓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要表现为吸收存款人径直在当场交付存款人或储户的存单上开出高于央行法定利率的利率数来;变相提高利率所谓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查看全文

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和构成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金融秩序造成危害,需严惩。犯罪行为包括实施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单位和个人都可构成犯罪主体。犯罪行为需具备故意成分,过失不构成罪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导致金融市场混乱,对...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否包括借条?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判断不仅仅依赖于借条,还需考虑高回报率、违法目的和公众募集资金等构成要件。即使有借条,只要符合条件,仍可视为非法吸收公共存款。非具体对象公开募集资金、承诺还本付息,若没有法定资格,则可视为非法集资。然而,特定群体...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