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期限规定

律师回答

一、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期限

民事、行政案件为6个月,刑事案件为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

对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诉法第204条明确规定了六个月的再审申请期限。新行诉法虽没有规定再审申请期限,但其第9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据此,行政案件的再审申请期限也应为六个月。

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同样没有规定再审申请(申诉)期限,但《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法发[2002]13号)第10条却规定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的申诉期限,同时规定了逾期申请的例外情形:

(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不属于这三种情形的,逾期申请不予受理。而在现实中,逾期申请再审的情形屡见不鲜。这样,不论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请再审而被驳回的情形存在。

二、因逾期申请再审而被法院驳回后如何处理

不论民、行、刑案,均可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那么,因逾期申请再审而被法院驳回后,当事人能否转而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呢?在刑事案件方面,当事人不仅可以在与其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后而且可以径行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因为法律在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提起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方面,并无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请再审的限制,而且申诉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是检察机关发现错误裁判的一条重要途径,申诉材料也只是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检察建议的来料来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诉法第209条规定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规定了三个前提条件:“(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这一规定赋予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权利,同时将向法院申请再审作为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请再审被法院驳回的,显然符合第一种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抗议或者抗诉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则与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审申请被法院驳回之后转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三、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新民诉法第209条

可不申请法院再审,而直接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或抗诉

需要进一步斟酌的是,新行诉法没有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程序前置规定,是否应当适用新行诉法第98条及新民诉法第209条规定,必须在被法院驳回再审申请后再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依笔者之见是不可以适用的,行政案件当事人可以不向法院申请再审而直接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因为新行诉法第98条规定的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本法没有规定的”才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而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可否依当事人申请的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之列。

那么可不可以用公权法定来说事呢?答案应该也是否定性的。一是这个问题可转换为当事人可否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如此便是“法无禁止即自由”了。而检察机关从当事人的申请中发现了错误的生效裁判,依法提起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二是检察机关原本没有参加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申请是其发现错误生效行政裁判的重要途径,在许多案件中甚至是必要的条件。所以,要提起对错误生效行政裁判的抗诉或检察建议,就应当允许其将当事人的申请作为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材料来源。

四:最后通道:以涉诉信访形式转而启动法院再审程序

涉诉信访须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将其导入司法程序机制

再则,逾期申请再审的转而向检察机关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是其唯一的救济途径还是救济途径之一?比如是否可以将逾期的再审申请看成是一种涉诉信访,并将其作为法院内部审判监督的来料来源之一进而转入由法院内部启动再审程序。

按照新近的涉诉信访政策即中央两办《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的要求,涉诉信访须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将其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并且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其规定:“对于已经结案,但符合复议、复核、再审条件的,依法转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对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终结决定。除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启动复查程序。”那么,逾期申请再审究竟属于其中的哪一种情形?

逾期申请再审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逾期即超过再审申请的法定期限;二是申请即要求对其认为错误的生效裁判予以再审改正。剩下的问题是:

(1)是否符合再审条件?

(2)是否属于穷尽法律程序?

先以民事案件逾期申请再审为例:民事案件逾期申请再审仅仅不符合申请再审的申请期限条件,并非一定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98条规定的本院院长或上级法院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的条件,也不一定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实质条件。而且,既然还有法院内部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的审判监督程序,逾期申请再审也就不属于“已经穷尽法律程序”。

因此,可以将逾期申请再审的申请看作是符合再审条件的涉诉信访,依法转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也即本院提起再审或者上级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只有如此穷尽法律程序之后当事人反复缠访缠诉的,才能按照涉诉信访终结程序办理。民事案件逾期申请再审的可以如此办理,与其同理刑事、行政案件的逾期申请再审的也不应例外。

再审的方式有三种,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自行再审还有检察院提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有期限的,那么,申请再审超过期限怎么办呢?所以关于再审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还很多,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在网上找到的和徐*关知识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于再审的期限规定?

律师分析: 再审的期限规定: 1、 民事诉讼的再审审限为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 2、 刑事诉讼的再审审限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查看全文

关于再审的期限规定

法律解析: 再审的期限规定: 1、 民事诉讼的再审审限为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 2、 刑事诉讼的再审审限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查看全文

再审的期限规定是什么

1、申请再审期限改为六个月。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再审期限为两年。      2、对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查看全文

再审申请期限的规定

民事诉讼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的期限及注意事项。再审申请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或在发现新证据能推翻原判决后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应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要求,提供申请书及副本,并遵守申请再审期限。申请再审的当事人为再审申请...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再审期限如何规定?

《民事诉讼法》修订后,民事诉讼再审期限由两年缩短为六个月。申请再审的条件包括有新证据、原判决事实缺乏证据、伪造证据、未经质证证据、需要的证据不能收集、适用法律错误、管辖错误、审判组织不合法、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参加诉讼、剥夺辩论权利...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再审期限最新规定

行政诉讼再审期限有多长 人民法院应当自再审申请案件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自再审申请案件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查...查看全文

关于再审申请期限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再审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包括缩短申请再审时间、增加再审事由、延长申请再审时间。申请再审的六个月时间限制为不变期间,但存在四种情况下起算点不同。新规定符合司法实践需求,与其他国家类似。民事案件中,我们应熟悉新规定的...查看全文

再审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是将二年的申请再审时间缩短为六个月;二是将后来才可能被发现的再审事由增列为四种;三是将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的申请再审时间延长为六个月。...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再审期限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了再审申请的时限和适用范围。当事人需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应向作出裁判的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对二审法院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民事裁定不服,应向二审法院提出...查看全文

民事再审的期限有哪些规定?

民事再审期限的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民事再审法律规定 ...查看全文

再审申请立案期限最新规定

一、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期限 民事、行政案件为6个月,刑事案件为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 对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诉法第204条明确规定了六个月的再审申请期限。新行诉法虽没有规定再审申请期限,但其第98条规定:“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民事再审期限有什么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查看全文

民事再审申请期限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修订后,申请再审期限改为六个月,原规定为两年。申请再审的条件包括有新证据、原判决事实缺乏证据、伪造证据、未经质证证据、需要证据但不能自行收集、适用法律错误、管辖错误、组织不合法、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参加诉讼、剥夺辩论权...查看全文

民事再审期限有什么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查看全文

刑事再审申请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刑事再审申请期限的规定是:1、人民法院在刑罚执行后两年内对刑事案件申诉人提出上诉;2、对原被告人宣告无罪的,原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人民法院不受理的;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即使两年以上,也...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再审审理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民事诉讼再审期限一般为6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限制。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查看全文

民事再审申请期限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刑事和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判决并非绝对正确,错误的判决需要通过再审程序进行纠正。民事再审申请期限为判决生效后的六个月,再审的条件包括有新证据、缺乏证据、伪造证据等。再审程序严格,不能仅凭不满意而无证据启动。...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再审审查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查看全文

法律中的规定再审申请期限是多长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对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如何规定?

对于再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依据使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再审的审理期限是多少 当事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