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仲裁调解员总是偏向公司一方?朋友历时8个多月多的讨要辞退补偿之路终于尘埃落定。
为什么需要这么久,我也问过他,他说前面三个月是一次仲裁调解,二次调解,后面三个月又是起诉等待开庭,好不容易开庭又是等待结果执行。如果仲裁调解时能达成和解就很快,但是在仲裁调解时调解员明显向着公司说话,朋友95后脾气刚坚持起诉,所以最后搞了这么久。
一、为什么公司对于劳动纠纷不在乎?
这是一个经济账,并不是所有员工都会选择与公司闹僵,只要不到达一定比例的员工起诉,公司就是不亏。
因为员工真的耗不起,公司的法务部门专门应对这些事,员工一个人力量单薄,虽然有法律援助,但毕竟僧多粥少。朋友他刚毕业两年一个人在外可以等开庭判决,如果是我,三十多岁拖家带口的肯定疲于应战。
二、调解员为什么会向着公司说话?这并不是作为员工一方的心理作用。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我们国家对于劳动纠纷是倾向于走仲裁调解的,不然太浪费法律资源了,杭州的劳动仲裁一般都要排到三个月后。在这种背景下
调解员是有调解考核指标的,需要达到一定的调解成功比例也就是尽量让双方和解。和解的话肯定有一方需要妥协,因为员工在纠纷中处于弱势一方耗不起,公司都有法务专门应对这种事,通常来说通过压制员工达成和解的概率大。
公司的法务或者律师懂得套路还有迫于老板的压力,往往表现得很强势。反正他们想的是最坏的情况就是付赔偿金,如果强势一点说不定对方放弃了就不用赔偿了,这就是业绩(屁股决定脑袋,没办法)。所以调解员自然的会选择偏向公司,让员工早日和解早日开始新的工作生活。
劳动纠纷中公司的法务熟门熟路知道该怎么掌握证据,而员工由于自身不专业,往往以为自己掌握了证据但法律上不承认,造成浪费时间。例如我们常常说的
视频录像证据,这个视频必须在原手机上不能经过传播才能作为证据,拿考勤记录就必须打开考勤软件用另一部手机录像,录上用户登录和公司信息这样才算证据。
所以为了不浪费时间,也为了不至于闹到最后拿不到赔偿(选择和解至少能拿到一部分),调解员也希望员工接受和解。
以前的员工维权意识弱,现在大家都懂得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也就造成了法律资源的紧张,一个调解员的案件排到四五个月后让调解员疲于应付。
三、为什么劳动仲裁需要这么久
朋友最终得到了赔偿,公司也为他开具了离职证明。但这份离职证明迟到了半年多,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