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律师回答
摘要: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包括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信用卡被透支、惹上官司、不法分子诈骗以及帐户被钓鱼网站盗取。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注意填写个人信息、保护证件安全,并采取安全措施,如安装SSL证书来防止信息泄露。
1、垃圾短信
相信这个,大家都深受影响吧,现在每天接到垃圾短信的数量远比前几年要多的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我们平常在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一下,否则很容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
2、骚扰电话
你是否会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是否经常接到卖保险的电话?据了解,这些泄露的信息可能已经被倒手卖了好多次啦!
3、垃圾邮件
每天自己的私人邮箱都被慢慢的垃圾邮件给填满了,导致正常的邮件不能被及时的看到,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邮件以推销邮件为主!在此也希望那些邮箱公司也对这些垃圾邮件采取严厉惩罚措施!
4、信用卡被透支
可能大家还不重视个人的信息安全,殊不知,你的信息泄露之后,可能有人用你的信息来办理身份证,然后恶意透支信用卡,这会造成你的信用低下,对你将来的银行贷款、房贷等等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所以自己的各种证件最好不要借给别人使用!
5、惹上官司
信息泄露之后,不法分子如果利用你的身份信息干了某些坏事,到时候公安部可能便会请你去喝两杯茶,到时候你可能还不知道为啥的吧!
6、不法分子诈骗
可能大家看新闻的时候,会注意到,不法分子利用你的信息去向你身边的亲人去进行诈骗。这个是最让人恶心的,身边的朋友一不小心便有可能中招!
7、帐户被钓鱼网站盗取
各种虚假网址,充斥着各种钓鱼木马,有时甚至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短信来进行诈骗,当你进去他们发的网址之后,按照要求填写完信息之后,你的账户便有可能会被盗取了!这时安装一个SSL证书时多好,可以帮我们有效的拦截,防止我们的信息被泄露!而且景安SSL证书还有免费的,快去申请吧!
延伸阅读
结语: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问题频繁出现,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日益增加。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信用卡被透支、惹上官司、不法分子诈骗等严重后果。为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我们应当提高警惕,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安装SSL证书等有效防护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四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机关、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作出处理,并及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三十条 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法律风险?

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及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包括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以及《刑法修正案(九)》对此的修改;泄露个人信息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查看全文

个人身份证信息泄露所带来的风险

身份证泄露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账户遭受损失、诈骗和敲诈等危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公民有权使用身份证证明身份,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身份证的查验情形包括户口登记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出境手续办理等。人民...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有什么风险?

律师分析: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还可能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查看全文

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你需要知道的法律风险

刑法第253.1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刑事处罚;司法解释明确了“情节严重”的十种情形,以及“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对非法购买个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也进行了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信息网...查看全文

举报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实名举报在保护举报人隐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不会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泄露。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检察机关在受理举报时必须严格保密,包括举报信件的处理、举报人的个人信息等都要严格保密。除非侦...查看全文

医院如何应对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医院违反国家规定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受到严厉惩罚,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将面临罚金,负责人员将依法受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为该法...查看全文

泄露个人信息罪与派出所泄露个人信息的关系

派出所泄露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信息,将受到法律严惩,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个人信息也将受到重罚。...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信用卡信息泄露的风险?

收买信用卡信息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确切规定。重罪情节包括数量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如再犯、与境外犯罪分子勾结、造成重大损失等。根据刑法第177条,销售信用卡信息属于妨害信用卡管...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

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有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手机漏洞。此时受害人的隐私权受到了侵犯。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

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包括:源源不断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垃圾邮件;可能有人利用信息办理信用卡,导致信用低下和未来贷款受影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信息对当事人的亲人进行诈骗。...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互联网应用普及导致安全问题凸显,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增加。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已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途径主要有人为倒卖信息、手机泄露、PC感染和网站漏洞。个人...查看全文

身份证信息泄露所带来的风险

个人身份证信息泄漏可能带来严重危害,包括身份被盗用、财产损失、诈骗敲诈、骚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对冒用他人身份证和使用伪造身份证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建议保护个人身份证信息,避免泄漏。...查看全文

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因快递泄露个人信息后的处理有向相关的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向公安部门报案、向侵权人索赔等。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有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个人信息、借各种问卷调查之名窃取群众个人信息等。  &nbs...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举报

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据了解,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查看全文

民警泄露个人信息?

律师分析: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查看全文

投诉个人信息泄露?

律师分析: 个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举报?

律师分析: 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据了解,中国互联网违法和...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泄露举报

法律分析:发现泄露个人信息如何举报 1: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 4: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查看全文

行驶证信息泄露有什么风险?

律师分析: 行驶证信息泄露的最大风险就是车子有可能被别人套牌。我国明确规定:确定为被套牌的车辆,可撤销使用套牌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信息,并可申请换车牌号和行驶证。所以,如果行驶证资料泄露被套牌的,车主可以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和机动车...查看全文

行驶证信息泄露有什么风险

法律分析:行驶证信息泄露的最大风险就是车子有可能被别人套牌。我国明确规定:确定为被套牌的车辆,可撤销使用套牌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信息,并可申请换车牌号和行驶证。所以,如果行驶证资料泄露被套牌的,车主可以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