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5类商标抢注是否合法的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商标抢注是否合法,取决于是否恶意抢注。恶意抢注是指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明知已有在先商标或其他权利存在,或出于不良动机注册商标。应充分运用法律规则,规制恶意商标申请,促进商标申请秩序正常化。认定恶意抢注需考虑多种客观因素,如申请商标数量、行业情况、知名度等。我国法律规定抢注商标不一定违法,但恶意抢注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当权益受损时,可依法起诉维护合法利益。
一、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抢注35类商标一般是合法的,但不能是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注册通常是指商标申请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明知已有在先商标或其他在先权利的存在,或具有某种不良动机而注册申请商标的行为。应当充分运用法律规则,在法律赋予的裁量空间内作出有效规制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的解释,促进商标申请注册秩序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哪些行为将会被认定为是构成了商标抢注?
(一)申请人或者与其存在关联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申请注册商标数量、指定使用的类别、商标交易情况等;
(二)申请人所在行业、经营状况等;
(三)申请人被已生效的行政决定或者裁定、司法判决认定曾从事商标恶意注册行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情况;
(四)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况;
(五)申请注册的商标与知名人物姓名、企业字号、企业名称简称或者其他商业标识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情况;
(六)商标注册部门认为应当考虑的其他因素。
各类客观因素在不同案件中用以认定恶意的权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认定明知情形下的恶意所考虑的客观因素最为广泛,基本所有客观因素都能够用于推断行为人主观知晓状态。在攀附商誉的恶意中,必然会对在先商标与恶意注册的商标之间的标识近似程度、商品或服务的类似程度以及在先商标的知名度等方面进行考量,因为知名度是攀附的前提,而混淆程度决定了能否达到攀附的客观效果。对于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恶意来讲,一般多为考虑申请人对商标的使用情况以及注册商标后续的行为表现。
我国的法律中规定了抢注商标不一定是违法的行为,但是恶意的抢注商标的行为则是一定属于构成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了,一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了,可以收集证据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处理,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延伸阅读
结语:商标抢注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合法的,但恶意抢注则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了恶意抢注商标的标准,包括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有不良动机等。在处理商标抢注问题时,应充分运用法律规则,规范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维护商标申请注册秩序的正常化。如果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收集证据并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六十九条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文明服务。
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从事商标代理业务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三章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第三十七条对商标注册申请和商标复审申请应当及时进行审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法律解析: 关于商标抢注行为,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只要不是恶意的抢注一般都是合法的。恶意的判定主要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因素: 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地域)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查看全文

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律师分析: 关于商标抢注行为,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只要不是恶意的抢注一般都是合法的。恶意的判定主要考虑但不限于下列因素: 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地域)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查看全文

抢注35类商标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抢注35类商标,只要不是严重的恶意抢注商标,就不构成违法,但是很大的可能会构成侵权。抢注的商标经过正当权利人的申请之后是会被判定该注册商标无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_x...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35类商标的抢注问题?

商标35类已被抢注可以采用一些方式进行补救:如果被抢注商标处于初审公告期,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如果被抢注商标已核准注册,可以在该商标注册后五年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申请;如果被抢注商标属于驰名商标,提出撤销申请的时间没有...查看全文

抢注35类商标的后果是什么?

抢注35类商标会出现的后果有:如果原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可能被原商标所有者追讨进行起诉的;如果商标的注册请求暂未通过,那么原商标所属者可能会直接起诉撤销,其中的费用损失由自己自行承担。 商标被人35类抢注怎么办 1.若是该商标...查看全文

有人抢注35类商标是否会违反刑法

法律分析: 有人抢注35类商标一般不会违反刑法,但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局对恶意抢注者的申请会予以驳回,不予公告;如果给商标权人造成损失的,需要向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 自然人、法人或...查看全文

有人抢注35类商标是否会违反刑法

法律分析:有人抢注35类商标一般不会违反刑法,但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局对恶意抢注者的申请会予以驳回,不予公告;如果给商标权人造成损失的,需要向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商标抢注的合法性问题

商标抢注是非法行为,侵害合法使用者权益。恶意抢注常见于商标和域名领域,出于非法目的,追求经济或精神利益。我国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处罚措施,商标局可撤销抢注商标并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恶意抢注人还需赔偿损失。为避免抢注,应加强...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去商标抢注嘛?

律师解答: 商标35类不可以去商标抢注,35类主要是销售服务业(商业经营和商业管理),商标是用在门头店招商(如国美、 苏宁、沃尔玛、麦德龙),以后开店就可以直接在店招上使用,是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去商标抢注吗?

律师分析: 商标35类不可以去商标抢注,35类主要是销售服务业(商业经营和商业管理),商标是用在门头店招商(如国美、 苏宁、沃尔玛、麦德龙),以后开店就可以直接在店招上使用,是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去商标抢注吗

法律解析: 商标35类不可以去商标抢注,35类主要是销售服务业(商业经营和商业管理),商标是用在门头店招商(如国美、 苏宁、沃尔玛、麦德龙),以后开店就可以直接在店招上使用,是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查看全文

商标35类被抢注怎么办?

律师分析: 1.如果被抢注商标处于初审公告期,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2.如果被抢注商标已核准注册,可以在该商标注册后五年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申请;如果被抢注商标属于驰名商标,提出撤销申请的时间没有限制。3.如果被抢注商标...查看全文

申遗是否抢注商标问题。

你好,恶意抢注商标是无效的,但是需要你公司确实商标的持有者,而不是侵权的一方,否则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被对方恶意抢注之后,你可以到当地的商标注册局申请宣告对方的商标注册无效,然后提供你公司的证明材料,这样然后等待商标注册局的实质...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抢注别人的吗

商标35类可以抢注别人的,但应注意是否符合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抢注别人的吗

法律分析: 商标35类不可以抢注别人的,他人可以在商标初步审定阶段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或在商标已经被注册后请求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注册商标不能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抢注别人的吗?

商标35类可以抢注别人的,但应该注意是否符合规定。《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查看全文

商标35类可以抢注别人的吗

法律分析:商标35类不可以抢注别人的,他人可以在商标初步审定阶段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或在商标已经被注册后请求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注册商标不能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被人抢注35类商标怎么办

法律分析:被人抢注35类商标可以按照下面方式补救:1.如果被抢注商标处于初审公告期,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2.如果被抢注商标已核准注册,可以在该商标注册后五年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申请;等等。法律依...查看全文

商标被人35类抢注怎么办

法律分析:商标被人35类抢注,如果商标仍处在初步审定的公告阶段,当事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如果已经注册了,可以请求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被人抢注35类商标怎么办?

律师分析: 被人抢注35类商标可以按照下面方式补救:1.如果被抢注商标处于初审公告期,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2.如果被抢注商标已核准注册,可以在该商标注册后五年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申请;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