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千亿国企80后董事长事件”曾引起社会一片哗然,经过调查发现该国企7名年轻董事均为挂名董事,并无管理职权。“挂名董事”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在生活中朋友们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亲戚、朋友开公司,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方便担任公司的董事或法人,此时便会找人来挂名。挂名董事常常认为自己仅担任名义董事,并未参加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或决策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那么什么是挂名董事?挂名董事当真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吗?今天请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董监高执行职务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据此,若挂名董事违反以上规定仍然要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董监高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这就意味着并非只有积极参与或协助实施损害公司权益的行为才会承担责任,若挂名董事对某些事项不作为、对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不管不问,同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董事应当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若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参与决议的董事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在表决时曾明确表示有异议并被记载进会议记录的,可免于承担责任。若挂名董事参与了董事会决议且符合以上情形的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还应提醒注意的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可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往往被推定是公司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负责人。如果公司实施单位犯罪,那么作为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通常也会被牵涉其中。若该董事仅为挂名董事,事实上未参与任何犯罪行为且不属于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人员,则不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若挂名董事明知或放任实际控制人实施犯罪行为,则即便为挂名董事也将面临着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