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著作权涉及哪些刑事责任

律师回答

侵犯著作权可能涉及的犯罪有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的作品、图书、录音、录像制品和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所谓作品,是指人们借以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智力成果。依照《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作品包括下列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4)美术、摄影作品;(5)电影、电视、录像作品;(6)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7)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侵犯著作权量刑是什么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刑法第217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侵犯著作权罪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罪

一、侵犯著作权罪从以下方面加以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二、认定侵犯著作权罪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2、注意违法所得数额和其他情节在区分罪与非罪中的作用。

侵犯著作权判断标准是什么?

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著作权的产生采取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告产生。因此,与专利、商标等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不同,著作权侵权认定还涉及到权利的有效性问题。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样,被告当然未侵权。如果原告作品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则该作品享受著作权法保护。

2。对被控侵权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

对被控侵权作品的分析,可适用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接触”,即接触前一作品的机会;二是“实质相似”,即应受著作权保护部分实质相似。

其中,后者是认定的重点。在认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实质相似”时,应将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部分与被告作品的相应部分进行对比,判定两者是否实质相似。

侵犯著作权罪的处罚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违法所得数额或者情节来量刑的。只有违法所得达到一定的数额,或者情节具有一定的严重性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有两种刑罚:1、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软件著作权侵犯涉及哪些刑事责任?

软件著作权侵犯的刑事责任:有期徒刑、拘役、罚金。违法所得较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违法所得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著作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复制发行文字、音乐、电影、...查看全文

著作权侵犯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侵犯著作权可能带来严重法律后果,如违法所得较大、传播范围广、给著作权人带来损失、有故意等情形,将承担刑事责任。侵犯著作权属于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将面临严厉法律制裁。...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是否会涉及刑事责任?

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依刑法规定,侵犯著作权应承担下列刑事责任: (一)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涉及哪些犯罪?

律师分析: 侵犯著作权可能涉及的犯罪有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法律解析: 侵犯著作权罪。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或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律师分析: 侵犯著作权罪。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或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有: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查看全文

著作权侵犯罪涉及哪些罪名?

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及责任:侵犯著作权可能涉及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非法经营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相关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第二百一十八条。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要件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侵犯著作权罪的对象是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他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2、侵犯著作权罪客观上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情节严重;3、侵犯著作权罪...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一、侵犯著作权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形式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行为人正在实施著作权侵权行为,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判令行为人立即停止其不法行为。 (2)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此项民事责任形式...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个人实施了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涉嫌触犯侵犯著作权罪。触犯侵犯著作权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又或者是侵权有其他严重情节,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又或者是拘役,同时处...查看全文

侵犯软件著作权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侵犯软件著作权要承担以下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查看全文

侵犯软件著作权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1、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侵犯著作权应承担下列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侵犯软件著作权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侵犯软件著作权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罪是刑事责任吗?

侵犯著作权构成犯罪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若是不满足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那么著作权的侵权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是停止实施侵权行为,然后根据违法收益所得,以及著作权人受到的实际损失,计算需要支付的民事赔偿金。 ...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涉及什么犯罪

法律分析: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涉及侵犯著作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是侵权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并且还可能要承担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侵权人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查看全文

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有侵权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具体承担何种民事责任由侵权人与权利人协商确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