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的概念与范围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根据申请人的要求进行的资质审查和准予特定活动的行为,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便民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行政机关应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地方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依其职权或者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来依法进行审查,确认当事人是否具有从事特定活动,或者准入特定门槛的资质、能力的行为。什么是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第五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
第六条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十六条
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延伸阅读
行政审批的程序、流程和改革探索
行政审批的程序、流程和改革探索是指对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行政审批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行政审批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程序和流程,以确保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行政审批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改革的目标是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并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利益。通过对行政审批的程序、流程和改革的探索,可以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申请人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查的行为,其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行政许可申请应由一个机构统一受理,并由相关部门联合办理或集中办理。行政审批的程序、流程和改革探索是为了确保公正、透明、高效的行政审批工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并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四章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第三十七条 国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
高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经考核合格,可以破格录取。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汇总发布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及其专业设置、招生情况等信息,提供查询、报考等服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机关的概念与范围

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组织,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行政机关获得资格需满足法定机关准许、职责权限确定、编制人员配备、行政经费、办公要求和公开宣告...查看全文

行政纪律的概念与范围

公务员纪律要求:政治、工作、廉政、道德等方面的规范,包括法律规定的行政纪律。公务员应遵守特有纪律,同时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查看全文

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与范围

法律中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和第十条。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用于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况。在突发事件...查看全文

卫生行政复议的概念与范围

卫生行政复议的条件及种类: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合法权益受侵犯的公民、法人或组织,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依据,符合行政复议法受理范围,并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决定行政复议的种类包括期履行、撤销/变更决定,以及确认具体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法律行为的概念及范围

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行政行为,包括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终局行政行为、刑事诉讼授权行为、民事调解和仲裁行为、行政指导行为、重复处理行为以及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查看全文

商标保护范围的概念与范围

驰名商标的注册和使用受到严格限制,禁止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以免混淆。同样,禁止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以免误导公众。已注册的商标若违反规定,可在五年内请求撤销。违反商标法使用商标的,可请...查看全文

商标行政复议的概念及范围

商标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商标执法决定提出申请,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审查商标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查看全文

民主权利的概念与范围

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是完全不同的。人身权利涵盖个人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包括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等非经济相关的个人权利;而民主权利则关乎民众的知情权、言论权、参与权、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公共权利。...查看全文

经济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经济犯罪包括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罪,其中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盗窃、诈骗、聚众哄抢等行为,对于盗窃公私财物的严重情况,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查看全文

人身权利的概念与范围

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等。《民法典》规定了自然人和法人的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身权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和自愿,为实现自己的...查看全文

入室盗窃的概念与范围

入室盗窃是指为了盗窃而进入他人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帐篷、渔船等。住所的特征是提供他人家庭生活场所且与外界相对隔离。这种盗窃行为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查看全文

合同保全的概念与范围

合同保全的内容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债权人撤销权。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有权利但不行使时,债权人可以代替债务人行使权利。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在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损害债权人权益时,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查看全文

婚前财产的概念与范围

婚前财产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个人所有的财产、财产权利、财产的孳息以及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婚前财产的界定时间为双方结婚登记之日,结婚登记前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登记后的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有特殊情况。婚前个人...查看全文

无形资产的概念与范围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会计上通常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总额。对于自行开发的无...查看全文

股权资产的概念与范围

股权类资产是拥有公司资产的凭证,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投资。股权投资是为参与或控制公司经营活动而购买股权,动因包括获取收益、获得资产控制权、参与经营决策、调整资产结构和投机。...查看全文

财产保全的概念与范围

财产保全的主旨是通过诉前、诉中和诉后保全措施,以及司法救助来保护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诉讼保全则是在正式起诉后,发现对方有财产转移行为时,申请人民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供担保,否则法院有权不予保全。夫妻财产在...查看全文

行政审批局的职责范围

行政审批局负责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负责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对接、协调工作,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救济的概念与范围

民事制裁是国家对违反民事法规的违法当事人实施的强制性措施,包括恢复财产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损害赔偿等多种形式。执行机关为司法机关,对象可以是公民或法人。民事制裁不得侵害人身权利,不能以对人身的惩罚代替经济制裁。...查看全文

特别防卫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特别防卫是指在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发生时,公民可以采取无限制的正当防卫行为,对防卫行为的后果不负刑事责任。根据中国《刑法》规定,特别防卫行使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存在严重危险的暴力犯罪、犯罪正在进行中、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与范围

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赠与财产、其他共同所有财产,以及双方应得的住房补贴、养老保险金等一次性费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