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罪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者,将面临3-7年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解释》规定,逃逸后隐藏或遗弃被害人致其死亡或严重残疾者,将被定罪处罚为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当然了,肇事逃逸会判刑是因为逃逸造成的后果已经比较严重了,如果有六人以上死亡且负同等责任的,以及肇事逃逸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已经达到了60万元以上的话,量刑都是在三年以上到七年以下的,逃逸导致当事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量刑最严重,规定的是七年以上。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不仅仅局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还包括在送伤者至医院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的情况。此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重伤五人以上、死亡六人以上且负同等责任、造成六十万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且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等情形。若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逃逸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法律对此予以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后果?

肇事逃逸将导致驾照吊销,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规定,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照。逃逸后造成交通事故的,将被终身吊销驾照,无法重新取得。...查看全文

汽车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逃跑以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如果没有逃逸且没有其他恶劣情节,则不会判死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处三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行为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受到刑法的严厉惩罚。根据相关解释,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事故后逃跑以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并不仅限于逃离现场。而“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造成多人死亡或重伤、负全责且无力赔偿等情况。对于因交通肇事...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骑车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骑车肇事逃逸将受到民事、行政和刑事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逃离现场、无责任驾离、酒驾或无证驾驶等;肇事逃逸后,交强险有责任限额内赔偿,商业险一般不赔。根据《刑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在...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根据《刑法》,交通肇事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可处3-7年有期徒刑。公安部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将事故分为财产损失、伤人和死亡事故,并规定了肇事逃逸的情形,如驾...查看全文

酒驾后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酒驾后交通肇事逃逸将面临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若致人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行为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当事人需负全部责任。逃逸也会导致损害赔偿责任全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如果逃逸致死,则处七年以...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会带来怎样的法律后果

行为人肇事逃逸的,将承担全部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则可以减轻责任。同时,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查看全文

遇到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撞人肇事逃逸将受到不同的处罚,如果致人死亡,最低刑罚为7年有期徒刑;公安机关调查需要了解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违法行为是否存在等事实;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内容;肇事逃逸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会带来什么后果?

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情节严重的情形,一般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和第133条之一的规定,肇事逃逸或其他恶劣情节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致人死亡,将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会带来何种法律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他们应当承担该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如果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那么将不予减轻责任。...查看全文

逃逸行为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逃逸尚不构成犯罪,处罚为一次记12分,罚款200元至2000元。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包括醉酒驾驶、驾照被暂扣期间驾驶、逃逸等。逃逸不会吊销驾驶证。根据《...查看全文

酒驾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酒驾撞车可能构成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罚程度不同。酒后驾车逃逸会加重处罚。律师介入可提供弹性空间。 酒驾撞车会根据具体情况构成不同的刑事犯罪,刑罚程度有所差异。逃逸行为会加重处罚。律师介入可在量刑和取证...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包括承担全部责任、加重刑事处罚、吊销驾驶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只有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才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属于民事案件,而交通肇事罪可能面临不同刑罚,包...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会带来哪些影响?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时,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可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但若造成行人死亡则会吊销驾驶执照。...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并自首会带来怎样的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逃逸构成刑事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交通肇事罪包括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根据责任和情节不同,可处以不同刑罚。投案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逃逸致人死亡...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后积极赔付会带来何种法律后果?

肇事逃逸后积极赔付可减刑,但仍需受罚。酒后驾车肇事逃逸将面临刑事处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积极赔偿可争取减轻处罚。饮酒后或醉酒驾车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刑法修订后执法者有自由裁量权。肇事逃逸常见,但犯罪应受处罚,及时赔付可适度减刑。...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会带来哪些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及法律依据。交通肇事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构成犯罪将加重刑罚,如致人死亡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需满足特定条件,一般交通事故属民事案件,不受刑罚处罚。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包括重伤、死亡、财产损失等情形,如...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责任认定重、损害赔偿重、刑事责任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逃逸导致责任无法认定,肇事司机负全部责任。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车主需全额赔偿。根据《刑法》规定,肇事逃逸属加重情节,导致死亡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

逃逸驾驶会带来哪些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责任承担及其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交通事故逃逸者应承担全部责任,但行人过错可减轻责任。逃逸行为侵犯司法追诉活动、公民权益,而交通肇事罪危害公共安全。逃逸行为人侵犯的是公民人身、财产安全,肇事后不再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