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否可以变更?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离婚协议书的相关内容。离婚协议书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必须明确财产和抚养权问题。如果对方同意,可以修改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和抚养权达成协议,但如果是以口头方式达成协议,如果对方不承认,则协议无效。如果一方对口头协议存在异议,可以再次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如果涉及出轨方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出轨方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无过错方不能不承认其享有抚养权。
如果对方同意,可以修改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可以拟定一份离婚协议,就财产和抚养权做出安排。不过,离婚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如果是以口头方式达成的协议,如果对方不承认,则协议无效。如果一方对口头协议存在异议,可以与对方再次协商,或者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出轨方是否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出轨方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1、夫妻双方因为一方出轨而离婚的,应当在离婚协议书中就孩子抚养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可以约定归出轨方也可以约定归无过错方;
2、但是无过错方不能因为对方出轨而不承认其享有抚养权,双方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人民法院一般会根据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并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与孩子感情等因素判决孩子归属。
出轨的证据如下:
1、书证: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信件或邮件、婚外情一方写的认错书或者悔过书、一方对婚外情认可的相关信件或邮件;
2、物证:婚外情一方会第三者亲密的照片、对方与第三者出入酒店开房的相关票据、电话通讯记录等;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二、口头民间借贷如何证实
可以搜集其他证据。
1、如果口头协议约定时,有其他第三方证人在场或者有录音的话,对方不履行口头协议,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让第三方证人出场或者录音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
2、如果没有证人在场的话,最好跟对方再次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用录音的方式尽量录取到口头协议存在的证据,然后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口头协议或者赔偿。
3、需要主张方提供当时履行合同时的间接证据,双方履行口头合同时,往来的传真、电子邮件、票据、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4、双方通过电子邮件、QQ聊天约定的合同,也可以视为书面合同。
三、离婚协议书是自己打印还是由当地民政局打印
离婚协议书可以自己拟定,也可以民政部门领取格式文本。民政局可提供离婚协议书的范本,应写明双方同意解除婚姻关系的意思表示、小孩抚养权的归属、小孩抚养费金额及其交付方式、财产分割等,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经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的具有法定效力。
延伸阅读
结语:婚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的离婚协议书就财产和抚养权做出安排。如果同意修改离婚协议,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如果是以口头方式达成的协议,如果对方不承认,则协议无效。如果一方对口头协议存在异议,可以与对方再次协商,或者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离婚协议书中,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出轨方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如果口头民间借贷,可以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如果离婚协议书是由民政部门打印的,则具有法定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协议是否可以变更?

离婚协议可以更改,情形包括在登记前和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况。如果夫妻协议离婚后反悔要撤销财产分割协议,法院会受理,并根据情况做出裁判。如果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况,则法院会驳回请求。...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是否可以变更

法律分析:可以,可以提起通过诉讼重新分割。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会受理。但是人民法院在审理后,发现不存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有欺诈、胁迫等情形的,会依法驳回当事人...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是否可以变更

离婚协议可更改:1.在登记前更改;2.订立时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夫妻离婚后就财产分割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法院应受理。但如未发现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应驳回请求。...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书是否可以变更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书可以变更。如果在办理离婚登记后,允许夫妻随意变更,那么会造成离婚协议书变成一张废纸的后果,不能对夫妻产生有效约束。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查看全文

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是否可以变更

法律分析: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可以变更,如果还没有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的,那么离婚协议书还没有生效,可以重新协商;如果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重新分割,但是反悔后请求重新分割的必须是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书是否可以变更,该怎么变更离婚协议书

法律解析: 离婚协议书可以变更,但是不能随意并且多次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书是否可以变更,该怎么变更离婚协议书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书可以变更,但是不能随意并且多次变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书是否可以变更,变更离婚协议书的步骤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书可以变更,但是不能随意并且多次变更。对于离婚协议,未办理离婚手续的,不存在变更的问题,直接重新写一份就行了,因为还没生效。对于已经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形,双方对变更的问题协商一致后,重新签订新的离婚协议书即...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书是否可以变更,该怎么变更离婚协议书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书可以变更,如果双方还没有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书还没有生效,该由双方协商变更。如果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重新分割,但是必须是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查看全文

离婚多年后,离婚协议是否可以进行变更?

离婚后可以协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和经济帮助金额。双方当事人可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填写自愿离婚变更协议书。经审查属实后,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准予变更并加盖专用章。变更协议只受理一次,再次要求变更需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是否可以进行变更登记

离婚协议变更登记及办理手续概述:离婚协议可在登记前自行变更,登记后需协商一致或诉至法院;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办理离婚协议需双方亲自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供相关证件和协议书。...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是否可以进行变更登记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可以进行变更登记。离婚协议生效前,也就是离婚登记办理成功前,双方当事人均可自行变更协议内容;离婚协议生效后,当事人想变更协议的,可以先与对方进行协商,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进行变更,变更后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查看全文

离婚冷静期协议是否可以变更?

离婚协议书可在离婚后一年内修改,如发现对方在离婚前侵害共同财产,可向法院起诉修改财产分割。双方反悔需证明欺诈、胁迫情形,方可向法院诉讼重新分割财产。...查看全文

签署离婚协议以后是否可以要求变更

签署离婚协议后,如果双方未登记离婚,可以协商变更;已经登记离婚则不可变更。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况包括:在威胁或欺诈下签订、约定一方无财产、签订方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行为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签字后是否可以变更或者补充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签字后可以变更或者补充。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协议离婚时,不仅需要携带离婚协议书,而且必须要双方亲自前往民政局办理,在办理离婚登记前,由于离婚协议书尚未生效,因此这时候还是可以变更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离婚后是否可以协议变更抚养权?

离婚后,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变更子女抚养权。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如果一方因疾病、伤残、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或者子女已满八周岁并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对方有抚养能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法院将支持变更抚养关...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是否可以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父母可以通过协商或依法诉讼来变更子女的抚养权。诉讼需要证明变更方适合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二岁以内的孩子由母亲抚养,二周岁以后,除非女方有不利于抚养子女的情况,否则不可以变更抚养权。...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抚养权反悔是否可以变更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抚养权反悔可以变更。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孩子抚养权都是可以变更的。因为在确定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时,要遵循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是否可以变更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可以变更,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对方有能力支付的,抚养费能要求对方增加。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抚养权反悔是否可以变更

离婚协议抚养权反悔的情况下,是可以变更的。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孩子抚养权都是可以变更的。因为在确定离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时,要遵循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充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