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胁从犯罪怎么理解

律师回答
摘要: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一、如何正确理解胁从犯 之所以行为人成立胁从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胁迫者的胁迫下实施了犯罪行为,从而与胁迫者(或还有其他犯罪分子)的行为构成了共同犯罪。因此,分析胁迫行为是否确实抑制了行为人的内心意志,被胁迫者是否是在胁迫者强加犯意的驱使下参加了犯罪,便成为判断胁从犯是否成立的关键 (一)胁迫的现实性 胁迫者对受胁迫者施以胁迫,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意识到自己受到威胁。如果行为人捏造情景称自己处于受胁迫状态,或者行为人当时没有意识到受胁迫而事后知晓,称自己当时已经处于威胁之下,这些情况都属于缺乏被胁迫的真实性。如果胁迫者只是吓唬,并非真的或者根本没有能力使胁迫内容付诸实施,则胁迫也不成立。 (二)胁迫的紧迫性 有学者为了区别这里的“胁迫”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认为这里的胁迫应该表现为“对合法利益不构成直接的现实危险的威胁……”。[ 陈*林主编:《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93页。]笔者认为,这并不是胁从犯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如果行为人的“胁迫”不具有现实的危害或不利的性质,被胁迫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摆脱胁迫者的影响时,这种胁迫肯定不能作为胁从犯成立的前提条件。但是,胁迫的紧迫性是不是要求被胁迫者别无选择呢?有学者认为,“胁迫的紧迫性要求在参加犯罪前,被胁迫者没有摆脱胁迫的可能性”。[ 刘*军、刘*峰:《论胁从犯的几个问题》,《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4期。]如果被胁迫者有充分的时间寻求帮助,摆脱胁迫,有摆脱胁迫的机会和条件却不利用,就说明参加犯罪是被胁迫者的自愿行为,并非胁迫使然,因而不成立胁从犯。笔者认为对胁迫作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要求被胁迫者没有摆脱胁迫的可能性,这种限制又过于严格。即使威胁发生后被胁迫者有时间和机会去维护其意志,能够通过寻求外界的帮助而不实施犯罪行为,但胁迫者的胁迫使得被胁迫者选择实施被胁迫行为之外行为的可能性变小,或者选择余地不变,但选择实施被胁迫犯罪行为之外行为会冒很大风险,同样可以有成立胁从犯的余地。并且,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站在平常人的立场,要求被胁迫者经过理性的选择去实施合法的行为。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况,胁迫是存在的,但是受胁迫者的选择余地相当大,则不能认定为是被胁迫参加的共同犯罪。 (三)胁迫的对象 所谓胁迫的对象,是指胁迫指向谁的问题。除行为人本人外,将胁迫的范围扩大到行为人的近亲属及与其有特殊亲密关系的其他人是合理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的利益实际上就是行为人本人利益的自然延伸。以这些人的利益相要挟,也能使行为人产生强烈的反应,与威胁侵犯行为人的利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那么对陌生人的胁迫能否成为实施犯罪行为的胁迫呢?当然,“如果将胁迫对象无限扩大,不仅违背胁从犯的特殊心理机制,还会为社会上不稳定分子轻率犯罪、规避刑事制裁制造借口”。[ 刘*军、刘*峰:《论胁从犯的几个问题》,《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4期。]笔者认为对陌生人的威胁只有在被胁迫者与陌生人之间存在契约、事务管理的特殊关系以及法律规定的特殊关系时,才有肯定胁迫存在的余地。当没有任何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特殊关系时,损害其利益的威胁并不能认定为“胁迫”。 人们习惯上认为胁迫者一般是以损害被胁迫者或他人的相关利益相威胁,那么对于胁迫者的“自我威胁”如何认定呢?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要成立胁从犯,要求自我胁迫者与受胁迫者之间必须存在特别亲密的关系,如夫妻、父子等。这种紧密程度比对陌生人胁迫成立胁从犯要求的紧密程度要高得多。 另外,胁迫所指向的要侵犯的利益与被胁迫者依据胁迫者的意思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利益需要进行权衡,两者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如果受到的胁迫是微不足道的,即使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较小,也不能成立胁从犯。并且,胁迫所指向要侵犯的利益不限于合法利益,还应当包括非法利益。如与他人通奸等不名誉的隐私等。但是如果非法利益是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的,则不具有可胁迫性。即使胁迫者要求其侵犯的利益小于这种非法利益,也不能构成胁从犯。 (四)胁迫的时间 胁迫的时间问题,即胁迫是否应持续存在于被胁迫者实施犯罪全过程之中。实践中,胁迫可在以下时间段内结束:第一种情况是在被胁迫者开始犯罪前;第二种情况是在被胁迫者开始犯罪后,而其犯罪行为完成前;第三种情况是在被胁迫者犯罪行为完成之时或之后。第一种情况下,当然不成立胁从犯,因为胁迫已经不存在了,行为人执意实施犯罪,就不存在行为的被动性特征,所以不应认定为胁从犯。在第三种情况中,被胁迫者已经在他人的胁迫下完成了犯罪行为,胁迫在此之后的消失并不能对犯罪结果产生任何的影响。对于第二种情况,其实就涉及到胁从犯的转化问题。被胁迫者必须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危害或不利才不得不参加犯罪,那么当这种危害或不利已经不存在了,行为人仍然执意而为之,就表明行为人是主动的实施犯罪,积极的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当然不能认定为胁从犯。 (五)胁迫的程度 就胁迫的程度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重度胁迫,指以杀害相威胁,这里的杀害对象既可以是被胁迫者本人,也可以是被胁迫者亲属;第二个层次是中度胁迫,指以伤害相威胁,包括以重伤与轻伤相威胁;第三个层次是轻度胁迫,指以损害财产或揭发隐私等相威胁。“以上便是问题的相关答案及法律依据,大家可以仔细阅读。”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胁从犯罪怎么理解

法律分析:胁从犯罪是行为人被胁迫参加犯罪,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要求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或者符合紧急避险条件实施了某种行为的,...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胁从犯如何定罪量刑?

胁从犯的定罪量刑应根据具体犯罪情节,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与犯罪但需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若变为主动实施则不构成胁从犯;从犯与胁从犯的区别在于参与程度和对危害结果的作用;胁迫他人参与犯罪时,被胁迫者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具...查看全文

胁从犯的刑法规定

胁从犯的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查看全文

胁迫犯罪的法律规定

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可能成为主犯或从犯,取决于其在犯罪中的作用。主观心理因素不决定其地位,而是犯罪行为的客观作用大小。根据刑法第二十八条,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初犯会从轻处罚吗

初犯可以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胁从犯在我国刑法中的规定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认定胁从犯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 2.注意区分胁从犯与紧...查看全文

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认定,胁从犯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胁从犯指的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认定胁从犯,应由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被他人胁迫,二是参加了犯罪。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_x...查看全文

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认定,胁从犯如何量刑?

律师分析: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序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查看全文

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认定,胁从犯如何量刑

法律解析: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序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查看全文

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认定,胁从犯如何量刑

法律解析: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序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查看全文

胁从犯量刑规定?

法律解析: 胁从犯,是指被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所谓“被迫参加犯罪”,是指因受到威胁强迫而参加犯罪。对于胁从犯,根据《刑法》第28条规定,应当考虑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完全被强制而犯罪的人不是胁从犯,其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查看全文

胁从犯量刑规定?

律师解答: 胁从犯,是指被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所谓“被迫参加犯罪”,是指因受到威胁强迫而参加犯罪。对于胁从犯,根据《刑法》第28条规定,应当考虑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完全被强制而犯罪的人不是胁从犯,其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包括

犯罪分子中哪些属于从犯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 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强奸罪怎么定罪

强奸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违背被害人的意愿,采用暴力、威胁、伤害或其他手段,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从而构成的犯罪。...查看全文

胁从犯的认定规定是什么,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 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说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化,比如威胁、揭发隐私等情形下不自愿的作出的。以下几种情景下不宜认定为胁从犯: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查看全文

解读我国法律规定

醉驾立案流程及处罚标准:抽血检测→通知验血报告→移交检察法→检察院起诉→法院开庭宣判→调查→法院判决→醉驾人员服刑。处罚标准:吊销驾照、不得重新领取;醉酒驾驶营运车辆,吊销驾照,不得重新领取;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拘役并罚款。...查看全文

胁从犯的刑法规定和相关规定

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关于胁从犯《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查看全文

强奸罪胁从犯的认定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强奸罪胁从犯的认定标准有:被胁迫的程度;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一般来说,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这也是在对胁从犯处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的团体犯罪是什么

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集团”和“单位犯罪”,没有所谓“团体犯罪”,团体犯罪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在司法实践中,有团伙犯罪。团伙犯罪的性质属于恶劣情节型,法律上一般会从重处罚的。...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犯罪有什么

中国毒品犯罪的法律规定包括走私、贩卖、制造等犯罪;非法持有、种植、买卖等犯罪;以及容留、教唆、强迫等犯罪。还包括非法提供药品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