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律师回答

一、民法典中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有哪几种
      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条 【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二、什么是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要素
      1、内心意思。构成内心意思的要素:
      (1)行为意思:控制自己行为的意思;
      (2)表示意思:明了自己行为法律意义的意思;
      (3)效果意思:行为追求的法律效果的内容;
      2、表示行为。表示行为的方式有三:
      (1)明示;
      (2)推定方式(以行为表明内心意思);
      (3)沉默方式(在法律明确规定或者当事人事先约定时,通过沉默表明内心意思);
      (二)意思表示的类型
      1、根据是否须向相对人作出,分为:
      无需受领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指无需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遗嘱捐助行为、抛弃动产所有权。
      需要受领的意思表示:即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指需要向他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例如,悬赏广告、要约、承诺、解除合同、抵销、免除债务、抛弃抵押权、抛弃质权等。
      2、根据相对人是否特定,分为:
      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要约、承诺、解除合同、抵销。
      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悬赏广告。
      3、根据相对人是否可同步受领意思表示,分为:
      对话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对人可以同步受领的意思表示。例如,以对话、打电话、QQ聊天作出意思表示,或者将书面合同当面交给对方,亦属对话的意思表示。
      非对方的意思表示,指意思表示作出后,相对人不能同步受领的意思表示,例如,通过写信、发电报、发电子邮件为意思表示。
      (三)意思表示的生效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
      (1)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一经作出即生效。
      (2)遗嘱为死因行为,遗嘱经法定方式做成即告成立,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死亡。
      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的生效:
      (1)对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自动售货机、悬赏广告,于作出时生效。
      (2)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如授予代理权、要约、承诺、解除合同,须经作出和到达两个环节,于到达时生效。
      注:对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于到达受领人时生效,但有例外:
      (1)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先于意思表示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的,意思表示不生效。
      (2)向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出意思表示,其生效分为两种情况:
      A如果该意思表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或者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同意,于到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生效。
      B除前述情形外,意思表示于到达法定代理人时生效。
      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可以采用明示或者沉默的方法,沉默只能适用于符合彼此习惯的时候是有效的,否则沉默仍然不能作为意思表示的方式,已为读者们整理了上述材料供大家参考,如有其他问题请与联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意思表示可以默示方式作出也可以明示方式作出?

律师分析: 现实生活中,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所谓明示的意思表示,就是行为人以作为的方式使得相对人能够直接了解到意思表示的内容。比较典型的是表意人采用口头、书面方式...查看全文

民法总则标准行为人是否可以明示或默示?

法律解析: 口头形式是行为人通过言语表达其内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诸如当事人之间当面交谈、电话联系等。口头形式是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广泛适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其优点是快捷、迅速,但是,因其缺乏客观记载,在发生纠纷时难于取...查看全文

民法总则标准行为人是否可以明示或默示?

法律解析: 口头形式是行为人通过言语表达其内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诸如当事人之间当面交谈、电话联系等。口头形式是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广泛适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其优点是快捷、迅速,但是,因其缺乏客观记载,在发生纠纷时难于取...查看全文

民法总则标准行为人是否可以明示或默示?

律师解答: 口头形式是行为人通过言语表达其内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诸如当事人之间当面交谈、电话联系等。口头形式是社会公众在社会生活中广泛适用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其优点是快捷、迅速,但是,因其缺乏客观记载,在发生纠纷时难于取...查看全文

2024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一、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查看全文

2024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一、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查看全文

行为人是否可以通过沉默表示自己的意思

有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吗 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明示形式是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形式。和“默示形式”相对...查看全文

民法典明确表示认可

公司成立前签订的合同若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自愿,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满足:行为人具备相应能力、意思真实、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5条,依法成立的合同...查看全文

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默示的法律规定,以及法律规定的默示情形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默示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查看全文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后原意思表示不再发生效力

一、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吗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条【意思表示的作出方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查看全文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后原意思表示不再发生效力

撤回要约的通知必须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撤回要约的条件是在要约通知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此时要约被视为无效。另外,撤回要约还可以通过在一个文件中,将要约内容写在前面,后面再加上一句话:“上述...查看全文

《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查看全文

《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查看全文

《民法典》虚伪意思表示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2.虚伪表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同谋而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3.重大误解,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查看全文

民法典默示的规定是怎样的?

在民法上,默示是一种意识表示,是与他人建立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形式,也是民法自治原则的体现。为了保证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在民法典默示有确切的条文规定,只允许在特定的期限下才能以默示的形式进行意识表示。 在民...查看全文

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法典中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是否无效 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才有效,所以虚假意思表示的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准合同表示什么意思

民法典准合同的意义及种类: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管理人在管理他人事务时,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必要费用和给予适当补偿。准合同主要包括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前者指管理人为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后者...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6条虚假意思表示

法律解析: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查看全文

不可撤销的意思表示怎么作出

一、不可撤销的意思表示如何作出      不可撤销的意思表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作出,最直接和最清楚的方式是由要约人在要约中作一个...查看全文

承诺可以采用明示和默示的方式吗

承诺的方式包含明示和默示。承诺一般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承诺能够以默示的方式作出。 承诺只能用明示吗 承诺并非只能用明示。承诺一般以明示的方式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