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法律法规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了当事人违约应承担的损失赔偿责任,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预见的损失。根据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赔偿计算方法。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延伸阅读
法律法规中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规定与适用范围
法律法规中对于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规定与适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损害赔偿金是一种根据法律规定,由违约方向受害方支付的一定金额,用以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而违约金则是在合同中约定的一种经济制裁措施,用以惩罚违约方并保护合同的履行。法律法规中对于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规定主要包括其计算方法、支付方式、限制条件等方面的规定。适用范围则涵盖了各类合同、法律关系以及违约行为所导致的损失等。因此,准确理解法律法规中对于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规定与适用范围对于维护合同权益、保障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和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损害赔偿金和违约金在合同中的约定与适用范围非常重要。损害赔偿金是为了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而违约金则是用以惩罚违约方并保护合同的履行。了解法律法规中对于损害赔偿金和违约金的规定与适用范围对于维护合同权益、保障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法律规定如下: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计算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方法。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按约定履行,造成对方损失时,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导致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法律规定如下: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对方实际遭受的损失金额。违约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的估计违约损失费用。...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律规定如下: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实际数额。而违约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估算违约损失费用。...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的规定

损害赔偿金和违约金的规定如下: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金额应当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违约造成的损失。...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解析: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律规定如下: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实际数额。而违约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估算违约损失费用。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解答: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律师解答: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律规定如下: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实际数额。而违约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估算违约损失费用。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解析: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律规定如下: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实际数额。而违约金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估算违约损失费用。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违约金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解析: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查看全文

损害赔偿金与定金、违约金的适用规则

损害赔偿金与定金,违约金的适用规则 定金、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三者的适用规则如下: 首先,定金与违约金的适用关系。由于我国的定金在性质上属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两者是不可并罚的。...查看全文

同时适用违约金与损害赔偿?法律如何规定?

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一般不可同时适用。违约金是按照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的金钱,具有担保和惩罚作用。损害赔偿金是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的实际损失赔偿,不支持惩罚性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查看全文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在我国的法规中都有哪些规定?

律师解答: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2、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金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金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查看全文

违约金与赔偿损失能否同时主张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如对同一违约事实同时适用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那么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此时之违约责任则具有惩罚性,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查看全文

违约金与赔偿损失能否同时主张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如对同一违约事实同时适用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那么赔偿的数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数额,此时之违约责任则具有惩罚性,不符合“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查看全文

了解违约损害赔偿金的相关规定

违约损害赔偿金的计算以实际损失为限,且不超过损失的30%;赔偿金数额的确定需遵循全部赔偿、财产赔偿、损益相抵和过失相抵原则;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补充,违约方需履行、补救或赔偿损失,对方有过错时可减少赔偿金额。...查看全文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自然人的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同时,自...查看全文

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根据三种情况进行。首先,根据合同约定来计算违约金,可以是具体金额或计算方式。其次,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可以考虑守约方因违约所受损失作为违约金。最后,如果守约方的损失难以计算,可以按违约方因违约所得利益计算...查看全文

利息与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借款属于民事行为,只要双方的约定不违法就有效。违约金的约定是否违法,以经审查予以支持的违约金与利息之和不得超过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为判断标准。为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借贷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指南第四条第2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