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庭到判决书下来需要多长时间

律师回答

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

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从法院的程序上来讲有以下事项:

开庭前,由书记员查点到庭人员,如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宣布法庭注意事项。

审判人员入庭后,由审判员宣布开庭,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决定延期审理的案件,应当酌情确定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再送达传票或通知书。决定进行审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告知作证和鉴定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证人应当一律具结,具结后退庭;鉴定人是否具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接着审判员告知当事人应有的诉讼权利(声请审判人员和担任记录的书记员回避,向证人、鉴定人发问,提供证据,就案件情况进行辩论等),宣布法庭组成人员和担任法庭记录的书记员的名单,并讯问当事人要不要声请回避。当事人声请审判人员回避的,由院长裁定;声请书记员回避的,由法庭裁定。驳回声请回避的裁定不准上诉。为了使审理案件工作顺利进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如果认为自己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有回避必要的时候,应当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分别由院长或法庭裁定。

上述事项进行完毕,法院即开始调查事实。先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指定的人民陪审员介绍原告人起诉的要求与理由及被告人的答辩内容。其次,由原告人和被告人分别作补充陈述。再由审判人员就争执焦点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讯问,接着讯问证人或鉴定人。讯问证人的时候,应当指出本案需要他证明的问题,并让他作充分的陈述。证人有数人的时候,应当隔离讯问,必要时可要他们互相对质。调查中,对审理前搜集的证据和当事人在审理中提出的新证据,都应当加以审查。鉴定人的鉴定意见书,需要当庭宣读,并让双方当事人辩解。物证须当庭审查辨别真伪,必要时还须进行鉴定。当事人对鉴定的结果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如认为有必要,可以重新鉴定或者另找鉴定人鉴定。在调查过程中,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员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发问。

证人的证言应当到庭陈述。证人在调查中作过陈述的,也应当到庭陈述。经法庭传唤未到庭而又确实不能到庭的证人在调查中所作的陈述,需要当庭宣读,经法庭允许不出庭的证人所提出的书面证言,也需要当庭宣读。

在法庭调查事实阶段,必须彻底查清案情,取得确凿的证据,以保证案件得到正确的处理。

法庭如果认为案情已经完全查清,即由审判员宣布开始辩论。先由原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发言;次由被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答辩。以后可以互相进行辩论。原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辩论后,必须再让被告人或者他的代理人最后辩论。辩论中,如果发现与本案有关的新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时,法庭可以宣布停止辩论,恢复调查,或者裁定案件延期审理;当事人或者他的代理人也可以提出这项请求,由法庭裁定。

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法庭根据实际情况,对那些可以用调解方式解决的案件,可以随时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政策、法律、法令,进行团结教育,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当庭试行调解,也可以宣布临时休庭,让双方当事人自行协议。调解成立,即当庭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即继续进行审判。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有的人民法院对原告人死亡其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或者被告人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替他继续负担义务的人,以及离婚案件当事人一方死亡的,就将案件终止审理。这些作法都是可行的。双方当事人在外自行和解而请求撤回起诉的,可准予撤回;原告人自动放弃诉讼权利的,经审查后可将案件注销。在审理中,被告人提起反诉、原告人增加诉讼请求、增加当事人或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一般都可以合并审理。原告人经传唤两次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时候,可以看作撤回案件,将案件予以注销。被告人经传唤两次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如果案情已经弄清,一般可以在最后一次传唤时向他提出如再不到庭即将缺席判决的警告,被告人无正当理由而仍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的时候,不应当准许旁听群众当庭发言,旁听群众如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用口头或者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

担任记录工作的书记员必须认真负责地作好记录工作,如实地反映审判过程中的全部活动情况;如果当庭记录有不够完备的地方,应当在闭庭后及时加以整理。证人证言笔录和当事人当庭对于案内事实的承认、对于对方当事人的权利的承认以及对于自己权利的抛弃的笔录,都要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当事人自看,并在查阅没有错误后由证人、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其他笔录不必当庭宣读,但审判员必须当庭告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请求查阅笔录的权利。审判员和书记员必须在笔录上签名。审判员在笔录上签名的时候,必须认真负责地加以审查,如果笔录记载内容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应当加以修正。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要求查阅笔录的,一般应当在闭庭后立即交给他自看或者向他宣读,并充许他加以摘录;如果案情复杂,笔录需要整理的,也可以在闭庭后3天内交给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自看或者向他宣读。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认为笔录记载有不正确或者不完备的地方,可以在查阅后立即提出意见,也可以在3天内提出意见;审判员如果同意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的意见,就对笔录加以修正,如果不同意修正的,可以将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的意见和不同意修正的理由,一并写出附卷。经过当事人查阅的笔录,要让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书记员应当将当事人查阅的情况在笔录内注明。

案件经辩论终结后,审判员宣布休庭,并同人民陪审员退庭进行评议。在评议中,首先应当研究案情是否已经完全查清。如认为案情已经完全查清,即进而研究纷纷应该如何解决,应该适用何项政策、法律、法令,证物如何处理等问题,并制定判决书。认为案情尚未完全查清,则应当确定继续审理的措施。评议中,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享有同等权利,一切问题均须共同研究解决。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但必须将不同意见记入评议记录。参加评议的人员均应在评议记录上签名(评议记录应当保守秘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能阅览)。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你情况比较复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从开庭到判决书下来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没有规定下判决书的时限,只有规定审理时限,具体如下: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查看全文

从开庭到判决书下来要求多长时间?

律师解答: 如果案件比较简单那么一周左右判决书就会下来,如果案件比较错综复杂,可能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判决书才会下来。一般来说开庭到判决书下来的时间,没有规定的限制只是说审理有一个期限。 【法律依据】: 由最高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开庭到判决书下来大约多长时间?

无论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还是行政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二、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1、一审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 (1)速裁程序 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案件,案件事...查看全文

开完庭需要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法律只规章了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办案期限,并没有规章开庭以后需要多长时间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查看全文

刑事判决书下来多长时间开庭

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上诉后二审都要开庭,有的开庭,有的不开庭。非死刑案件,如果上诉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没有异议,只是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的话,二审通常不会开庭,而是书面审理。上诉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查看全文

开庭后多长时间判决书能下来

法院判决书多久会下达 1、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2、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查看全文

开庭后判决书多长时间能下来

一个刑事案件,如果不复杂,案情简单,会在五至六个月审理结束,如果复杂,又多次退回,那审限最长会在二年左右。 一、一审刑事案件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2、对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查看全文

开庭审判过需要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一、开庭审判过需要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开庭审判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下判决书,不过也存在宣判后立即就下发判决书的情形,具体需要结合审理案件的方法来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查看全文

开庭后多长时间要下判决书

民事和刑事诉讼法均未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下达判决,但设定了案件审理期限。民事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6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3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中,简易程序审理期限为20日;普通程序审理未羁押的第一审自诉案件期限为6个月,可延...查看全文

案件从开庭到判决要多长时间?

律师解答: 案件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庭审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不一样,这些都是会导致具体所花费的时间。因此针对具体案件,是无法估计从开庭到判决要多长时间的。但要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审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案件从开庭到判决要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案件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庭审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不一样,这些都是会导致具体所花费的时间。因此针对具体案件,是无法估计从开庭到判决要多长时间的。但要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审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开庭到判决需要多长时间?

案件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庭审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不一样,这些都是会导致具体所花费的时间。因此针对具体案件,是无法估计从开庭到判决要多长时间的。 但法律有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161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后需要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1、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章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章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2、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置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法院开庭后需要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一、法院判决书多长时间会下达 1、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章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章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2、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查看全文

开庭后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法律上没有规章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章了明确的时限。 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 民事诉讼法规章,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查看全文

开完庭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一、开完庭多长时间下判决书开庭后多长时间下达判决书,法律中没有做出规定,大概是在一个礼拜。1、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查看全文

开完庭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法律分析:开完庭下判决书的时间为如果是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则会在宣判之后立即发送判决书。人民法院对于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公开宣判。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查看全文

开完庭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法律只规定了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办案期限,并没有规定开庭以后多长时间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从开庭到判决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从开庭到判决,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但是有特殊情形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延长;如果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般不会超过四十五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从开庭到判决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案件开庭后一般6个月内下判决书,特殊情况可延长6个月,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答辩、开庭审理、调查阶段、法庭辩论、判决宣告等步骤。判决书的下达时间根据案件审理情况而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