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监禁后是否可以被保释?

律师回答
摘要:被判刑后能否保释?什么情况下可以保释? 根据《刑法》,被判有期徒刑且执行一半以上,或被判无期徒刑且实际执行13年以上,且表现出悔改和无再犯罪危险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假释。对于累犯或犯有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而保释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且不会造成社会危害的情况,以及患有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
一、被判刑了还能保释出来吗
1、犯罪分子被人民法院判刑处罚后,是不能再保释即取保候审的,但满足条件的则可以申请假释。《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保释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延伸阅读
被判处监禁后是否可以获得暂时自由?
被判处监禁后,是否可以获得暂时自由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被判处监禁的人可能有机会获得暂时自由,例如通过保释程序。保释是一种法律程序,允许被控人在审判过程中暂时离开监狱,并遵守一系列条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被告人的风险评估、犯罪性质和严重程度、社区联系等来决定是否允许保释。然而,保释并非对所有被判处监禁的人都适用,特别是对于严重犯罪或有逃跑风险的案件。因此,是否可以获得暂时自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终由法院来决定。
结语:被判刑后是否能保释出来,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根据《刑法》,满足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假释,如被判有期徒刑执行二分之一以上或无期徒刑执行十三年以上,并表现出悔改、无再犯罪危险等。假释的批准还需考虑特殊情况,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然而,累犯和严重犯罪等特殊情况下不得假释。保释是一种暂时获得自由的法律程序,具体是否适用需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风险评估、犯罪性质和严重程度等因素,最终由法院决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在根据第一款的规定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七条 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判处监禁后是否可获释?

中国法律规定,被判刑的人一般不可保释,但符合条件可假释或监外执行刑罚。保释是指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要求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假释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人员可以提前解除监禁并在家执行刑罚。监外执...查看全文

保释候审后是否仍有可能被判处监禁?

取保候审并不决定是否需要坐牢,只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如果被判有罪,还是需要坐牢。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超过6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查看全文

被判10个月监禁后,是否可以获得保释?

判刑10个月不能再上诉,民事诉讼上诉期为十五日,上诉状需包括当事人信息、原审法院、上诉请求和理由。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辩护人和近亲属需获得被告人同意。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判处监禁?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于刑罚,它仅是一种变更强制措施的手段。最终是否被判刑、是否坐牢,取决于法院的判决结果。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条件有限,通常适用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被取保候审后,案件仍需移送给检察院审查起诉,并...查看全文

被判刑后是否可以保释?

已判刑者无法保释,但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以下情况下可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患有重疾、无自理能力或孕妇哺乳期妇女,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羁押期满但案...查看全文

假释后是否会被再次监禁?

本文讲述了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是否会停止执行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假释考验期内构成新罪不是累犯,因此假释将继续执行,除非假释期满后仍未执行完毕的刑罚被判处完毕。...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是否可以被保释?

犯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分子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获得假释,前提是遵守监狱规章制度,接受教育改造,表现悔罪并获得被害人谅解,且无再次犯罪危险。累犯不得假释。...查看全文

被判拘役后是否可以保释?

取保候审与拘役是不同的,前者是在判决前采取的强制措施,后者是判决后的刑罚。拘役是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也可获得劳动报酬。...查看全文

是否被判处监禁即代表被收监吗?

收监意味着开始执行刑罚,根据法律规定,罪犯被判刑后应由法院将法律文书送达执行机关。三四个月没判刑是正常情况,法院有一定时间限制进行判决。逮捕令并不等于获刑,而是刑事强制措施,意味着案件进入调查阶段。逮捕后需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检...查看全文

醉驾保释期间是否会被监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并非是刑事处罚。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后,会被判处拘役的刑事处罚。 保释后是否还会坐牢 1、保释后可能还会坐牢,这个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判断。保...查看全文

我国被判刑后是否可以保释?

在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实际上等同于认罪,但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认罪。犯罪分子在被判刑后无法办理取保候审,而取保候审是在法院审判之前办理的。一旦被判刑,就不存在取保候审问题了。判刑后,在服刑期间认罪悔过,表现良好,符合减刑条件的,可以减...查看全文

被判刑后是否可以获得保释?

法院审判后不能保释,但可以假释。保释是在审查起诉阶段,假释是在判刑后。假释需要犯罪人表现出色,改过自新,不再危害社会,才能有条件提前释放。观察期间如果遵循条件,就真正地释放。...查看全文

被判无期徒刑后是否可以保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通过假释或监外执行的方式暂时出狱。假释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暂时释放,而监外执行是指在家中指定场所执行刑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取保候审的程序。...查看全文

赌罪被判无罪后是否可以保释?

赌博罪被逮捕后可以保释,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查看全文

保释后是否被判刑?

在刑事侦查阶段,警方或检察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和起诉。如果经过调查和起诉后,被判无罪或不负有刑事责任,案件可以被撤销或不起诉。若案件被起诉到法院,法庭认为无罪或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宣告无罪或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刑事拘...查看全文

被判11年监禁的未来何时可以被判无罪释放?

判刑11年最少五年半可以假释。根据《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犯罪分子执行一半以上刑期,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且具备悔改表现和不再危害社会的条件,可以获得假释。...查看全文

75岁以上罪犯是否会被判处监禁?

75周岁以上犯罪者会坐牢,但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从轻处罚,过失犯罪应减轻处罚;70岁老人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刑罚一般为死刑或无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以有期徒刑;老人犯罪需区分故意与过失,法院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被拘留是否可以被保释?

保释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对未被刑事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要求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患有严重...查看全文

保释后是否被判有罪?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根据案情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罪重还是罪轻的判决。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案情查实有犯罪事实,仍会进行刑事审判程序。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后是否仍有可能被监禁?

取保候审不等于判刑,判刑与案情有关。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如果法院审理查明未犯罪,不会判刑;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可能会判缓刑。判刑与案情相关,如果案情清楚有犯罪事实,肯定会判刑,但取保候审说明案情不严重,量刑可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