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报税日期和申报日期

律师回答

二月报税截止日期

2月4日-10日放假7天,2月申报纳税(费)期限顺延至2月22日。

1、2月1日-19日

申报缴纳资源税(水资源税除外)、按期汇总缴纳纳税人和电子应税凭证纳税人申报缴纳印花税。征期内4至10日为节假日,顺延至19日。

2、2月1日-22日

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印花税。征期内4至10日为节假日,顺延至22日。

申报日期按哪个日期来算?

申报日期的实际日期:1、如果是上门申报,以主管税务机关的实际受理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2、如果是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3、如果是数据电文申报,以税务机关收到电子申报数据的时间为实际申报日期。

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1、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2、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合同签订日期和生效日期

合同签订日期和生效日期: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的签订日期是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时。2、合同的生效日期一般为合同成立的日期,但如果当事人对合同附期限的,合同的生效日期为当事人约定的日期。

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截止日期

截止日期每月15号之前。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收入的纳税人,在实行单位代扣代缴的同时,纳税人应将其多处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扣除一次费用,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对单位已扣的税款,可凭完税凭证在应纳税款中抵扣。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月报税日期和申报日期?

律师分析: 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消费税、一般纳税人教育费附加、一般纳税人地方教育附加、一般纳税人文化事业建设费、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中型水库...查看全文

2月报税日期和申报日期

法律解析: 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消费税、一般纳税人教育费附加、一般纳税人地方教育附加、一般纳税人文化事业建设费、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中型水库...查看全文

2月报税日期和申报日期

法律分析: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消费税、一般纳税人教育费附加、一般纳税人地方教育附加、一般纳税人文化事业建设费、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中...查看全文

个税申报截止日期2024

律师分析: 2023年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为5月31日,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在官网上公布的最新申报期限。具体来说,截止时间包括纳税申报、缴纳税款以及办理退税等环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申报表格。需要注意的是,逾期申报将面临罚款...查看全文

个税申报截止日期2024?

律师解答: 2023年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为5月31日,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在官网上公布的最新申报期限。具体来说,截止时间包括纳税申报、缴纳税款以及办理退税等环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申报表格。需要注意的是,逾期申报将面临罚款...查看全文

申报纳税日期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而企业纳税前需要进行税务的申报,申报税务是有时间规定的,企业依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每月或者每个季度申报,那么每月的报税期是什么时候? 每月的报税期是什么时候 一般的话是每月1-15号,如果遇到节假日会延...查看全文

个税退税申报截止日期2024

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1、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查看全文

个税退税申报截止日期2024

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1、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查看全文

2024年个税退税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个税退税申报截止日期是6月30日,通常从2023年的3月1日开始就可以申报个人的个人所得税,而到了6月30日就不可以继续申报了,过了这个时间段那么2022年度的个人所得税将没有办法继续申报退还。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通常...查看全文

2024年个税退税申报截止日期

2024个税退税申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30日。个人所得税采用按月预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的方式,如果有多缴纳个税的情况,在年度汇算清缴的时候,可以申请退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查看全文

报税日期2024年4月

律师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的规定,2023年4月报税日期为4月20日。对于需要进行纳税申报的个人和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准确地提交相关纳税信息和税款,避免因未按时申报而产生滞纳金等不必要的费用和罚款。在完成报税工作...查看全文

报税日期2024年4月?

律师解答: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的规定,2023年4月报税日期为4月20日。对于需要进行纳税申报的个人和企业,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准确地提交相关纳税信息和税款,避免因未按时申报而产生滞纳金等不必要的费用和罚款。在完成报税工作...查看全文

2024年报税征期日历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2024年度申报纳税期限。为您送上2024年征期日历↓↓↓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确2024年度申报纳税期限的通知...查看全文

年报申报日期

一、所得税年报什么时候报 1、年度所得税申报时间为每年五月三十日之前,也就是年初的一月一日到五月三十日。纳税义务人应当自纳税年度中介之日起,五个月内汇算清缴应交、应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年中解散、破产、注销等终止生产经营的,应当在...查看全文

退税申报截止日期?

律师分析: 1、2021年个人所得税退税申报截止时间,从3月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2、按新个税税法规定,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平时预缴的比年度汇总计算出来的多,可以申请退税的。如果,你2020年度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预缴的要多...查看全文

个人报税截止日期2024

一、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扣缴义务人应该在发放工资的次月15日内办理扣缴或预扣缴申报。也就是单位必须在上个月15号前申报下个月员工的工资个税。 二、个税的相关内容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查看全文

税务年报截止日期2024

2022企业所得税年报的法定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办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查看全文

2024年1月增值税申报截止日期

1月申报期截止时间为1月16日,2024年全年申报纳税期限如下所示:      12月、3月、6月、8月、9月、11月、12月...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一、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扣缴义务人应该在发放工资的次月15日内办理扣缴或预扣缴申报。也就是单位必须在上个月15号前申报下个月员工的工资个税。 二、个税的相关内容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查看全文

2024年个人所得税申报截止日期

扣缴义务人应该在发放工资的次月15日内办理扣缴或预扣缴申报。也就是单位必须在上个月15号前申报下个月员工的工资个税。 二、个税的相关内容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陶可馨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0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