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挂靠攻略:如何让建筑企业资质看起来更强大?

律师回答
摘要:建筑企业资质包括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资质挂靠没有明确规定,但需要与承包工程相匹配。资质转让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经过审批手续。资质延期申请流程根据不同级别的资质而有所不同。
一、建筑业企业资质是什么
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三大序列,分别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其中施工总承包序列设有12个类别,一般分为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承包序列设有36个类别,一般分为3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施工劳务序列不分类别和等级。
二、建筑企业资质怎么挂靠
资质挂靠的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需要主管部门审核通过,所以并没有相应的要求。当然,确定了的企业,还是要有与想承包工程对应的施工资质。
三、建筑企业资质怎么转让
1、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涉及企业名称变更的,应当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日内将有关变更证明材料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在2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2、上述以外的资质变更手续,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日内办理变更手续,并在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后15日内将变更结果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由此看来,资质转让其实就是转让公司,只不过资质含金量较高,这也可以告知购买者其具备的实力。转让资质的流程比较复杂,建筑转让建筑业企业资质应当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四、资质延期申请流程
1、原由省建设厅许可的三级资质,申请企业到注册所在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当地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出延期的意见。
2、其余由省建设厅许可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企业到注册所在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当地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省建设厅行政许可受理中心统一上报,省建设厅给出延期意见。
3、中央、省国资委管理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和其他省级厅局下属企业申请延期,直接报省建设厅行政许可受理中。
延伸阅读
结语: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具备不同等级和类别。资质挂靠无明确规定,但需要与工程相匹配的施工资质。资质转让需向相应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变更手续。资质延期申请需根据不同情况向地市级或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相关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七百八十九条 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修正):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可以参与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招标投标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章 建设工程合同 第七百八十八条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建筑企业资质办理流程全攻略!

作为建筑行业企业的准入通行证,建筑资质证书必不可少。除了办理工商经营许可,也就是营业执照,建筑公司还必须办理相应的工程资质才能正常经营。但办理过建筑资质的建筑企业都知道办理资质需要的资料、花费的时间、配备的人员真是让人想想就觉得头...查看全文

建筑公司资质挂靠

律师解析: 一、挂靠方承接一个工程项目有挂靠需求。二、找到被挂靠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三、达成挂靠合作协议。四、挂靠方以被挂靠方的名义参与投标,承接工程。五、按照挂靠协议的规定,施工过程中进行税务申报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可以挂靠吗

法律分析:一、建筑资质是否可以挂靠1、建筑资质不可以挂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2、法律依据:《建筑法》...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可以挂靠吗?

律师分析: 建筑公司资质挂靠属于非法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内容如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也就是说,在我国法律上是禁...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可以挂靠吗

法律解析: 建筑公司资质挂靠属于非法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内容如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也就是说,在我国法律上是禁...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可以挂靠嘛?

律师解答: 建筑公司资质挂靠属于非法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内容如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也就是说,在我国法律上是禁...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资质挂靠协议如何写

法律分析: 建筑工程资质挂靠协议的内容需要包括:1、双方的基本信息;2、建筑工程资质挂靠协议目的;3、甲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乙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乙方实施的项目,其合同、保险、税务、财务、银行等事项由乙方自主办理;5、甲方单...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挂靠注意事项?

律师分析: 首先要注意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之间的挂靠合同法律关系。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拖欠工程价款或者管理费,即因被挂靠人拖欠挂靠人的工程价款、被挂靠人拖欠挂靠人的管理费/承包费等而发生。因为在挂靠中,挂靠人通常是...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挂靠怎么鉴定

工程施工合同挂靠认定及其合法性问题。审判实践中,综合考虑挂靠人以被挂靠人名义参与招投标、无产权、劳动关系和财务管理关系,项目负责人未与被挂靠人签订劳动合同,挂靠人自负盈亏等因素判断挂靠。《建筑法》明确禁止超越资质范围和以他人名义承...查看全文

建筑资质挂靠注意事项

根据《建筑法》[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4]的规定,挂靠属于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行为,对于挂靠...查看全文

举报挂靠建筑资质的途径

对挂靠建筑资质行为的处理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降低资质等级等。法律依据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和第六十七条。...查看全文

在哪里举报挂靠建筑资质

法律分析: 举报挂靠建筑资质应在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由该部门对挂靠企业和被挂靠企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降低企业的资质等级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查看全文

在哪里举报挂靠建筑资质

法律分析:举报挂靠建筑资质应在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由该部门对挂靠企业和被挂靠企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降低企业的资质等级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资质挂靠合法吗

法律分析: 建筑工程资质挂靠是不合法的。 根据《建筑法》 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查看全文

建筑企业资质如何查询

法律分析: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般的企业资质还是可以查询到的,不过想要知道更多的内容还得寻找其他途径)。 2、鲁班建业通(一个收集建筑行业信息平台,查询建筑行业的信息在这个平台能查到,包括建筑人员资质、企业不良信息、招投标信息...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办理建筑资质

一、资质分类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A施工总承包设有12个类别,一般为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B专业承包设有36个类别(一级、二级、三级);...查看全文

企业资质 建筑企业资质怎么查询

大家都知道,一个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办理企业资质。资质办理需要是符合国家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符合所申请的通信建设监理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机构。那么大家知道建筑业企业资质怎么查吗?在此为大家整理出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阅读。...查看全文

办理建筑资质建筑企业

法律分析:办资质在业务主管部门办理。如建筑施安装资质在建设局办理。 建筑施安装资质是建筑企业从事建筑投标、施工的资格证明,代表企业在某个建筑领域的等级及可以承揽工程的范围。一般来说,三级资质可以在地级市的建委办理级...查看全文

办理建筑资质建筑企业

法律分析:办资质在业务主管部门办理。如建筑施安装资质在建设局办理。 建筑施安装资质是建筑企业从事建筑投标、施工的资格证明,代表企业在某个建筑领域的等级及可以承揽工程的范围。一般来说,三级资质可以在地级市的建委办理级...查看全文

如何区分建筑企业资质和施工劳务资质

法律分析:首先,建筑资质有施工总承包资质、施工专业承包资质,这两种资质不涉及劳务,可以从事施工管理,也可以从事施工,总承包共计12项,专业承包36项除了模板脚手架专业承包资质以外,其他资质都需要建造师另外的施工劳务资质是整...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晓静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20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