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财产性补偿处理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同居关系解除时的补偿金是否受法律保护?法官倾向认为补偿金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法律不加干涉。一旦履行,不可要求返还。我国民事法律对自然债务未作具体规定。解除同居关系的补偿金应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自然债务,侵犯配偶财产权益。人民法院不支持同居关系补偿金的支付或返还请求,除非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返还。对于故意隐瞒已婚身份后要求补偿的请求,法官认为补偿全凭当事人自愿,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
有些同居关系在解除时,一方会向另一方主张一定数额的补偿金。补偿金通常以借款、欠款、协议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补偿金是否应受法律保护?如不应保护,一方已经支付的部分是否可主张返还?
最高院法官解释,倾向性观点认为,其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履行与否全凭债务人的意愿,法律不加干涉。但是一旦履行,将不得请求债权人返还,债权人接受的履行将不是不当得利,法律承认其保持受领给付之权利。
我国民事法律中只是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作了规定,而对于“自然债务”的概念、分类、效力并未规定。根据传统的民法理论,自然债务通常分为履行道德义务之给付、不法原因之给付、超过法定利率之给付、婚姻居间之报酬等类型。解除上述同居关系的补偿金应当属于不法原因之给付的自然债务,因为其违反了《民法典》的禁止性规定,同时也侵犯了配偶的财产权益。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或其他形式确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该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方履行后反悔,主张返还已支付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亦不予支持。但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返还的除外。
有人认为,如果一方故意隐瞒已婚身份,另一方得知后要求结束双方关系,一方自愿给另一方打欠条表示补偿之意,事后又反悔的,对受欺骗一方主张补偿款的请求应予支持。
法官认为,感情问题不是做生意,并非有投入就一定能有回报,一方故意隐瞒已婚身份,另一方自己也未尽审慎的注意义务。故对于是否补偿全凭当事人的自觉自愿,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最高院法官的解释,解除同居关系的补偿金应属于不可强制执行的自然债务。我国民事法律对自然债务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根据传统的民法理论,该补偿金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侵犯了配偶的财产权益。因此,除非是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返还,人民法院不支持双方的请求。对于一方故意隐瞒已婚身份并导致另一方受欺骗的情况,法官认为补偿款的请求应予支持。然而,感情问题不同于商业交易,补偿并非有投入就一定能有回报,因此补偿是否发生全凭当事人自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五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六条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怎么处理

夫妻离婚时,如双方同居,以借款或其他形式约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该金,法院不予支持;一方履行后反悔,主张返还已支付补偿金,法院也不予支持,除非是合法配偶起诉。...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怎么处理理?

法律解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或其他形式确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该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方履行后反悔,主张返还已支付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亦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查看全文

配偶与他人同居的财产赔偿问题

配偶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是自愿履行的自然债务,法律不干涉。但一旦履行,债权人无需返还,法律承认其保持受领给付之权利。人民法院不支持要求支付补偿金或返还已支付补偿金的起诉,除非合法配偶主张返还。该观点依据《民法典》禁止干涉婚姻...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应如何处理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补偿是自然债务,法律不能强制执行,但一旦履行后不能要求返还,债权人有权接受。如果解除同居关系双方约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不予支持,履行后反悔要求返还也不予支持,除非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返还。...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怎么办理?

律师解答: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或其他形式确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该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方履行后反悔,主张返还已支付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亦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应如何办理?

律师解答: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法律是不予支持的,因为其违反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禁止性规定,同时也侵犯了配偶的财产权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或其他形式确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该补偿金的...查看全文

分析:关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财产性补偿的规定

同居人与有配偶者约定财产性补偿是不被法院支持的。同居行为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因此同居人无权要求有配偶者支付解除同居关系的补偿金。如果有配偶者履行后反悔,要求同居人返还已支付的补偿金,法院也不予支持。但如果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该补偿金是夫...查看全文

配偶与他人同居所涉及的财产性补偿该如何处理?

对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倾向性观点认为法律不干涉履行与否,但一旦履行,债权人无需返还,法律承认其保持受领给付之权利,除非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返还。...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应当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一)影响:“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不道德的行为,是违反《民法典》的行为。其直接后果是败坏社会风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严重的还会导致其他更恶劣的后果,这是因为“有配偶者”是指其已有合法的婚姻关系,“与他人同居”是指有合...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取证

法律分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取证:1、向过错方行为所在地的派出所、居委会、周围群众取证;2、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夫妻共同财产;3、如过错方有租房行为,应向出租人了解是否有共同租住的事实;4、通过配偶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信函等方...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后果

法律分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后果如下: 1、由于违反了婚姻法中一夫一妻及夫妻相互忠诚的义务,可作为向法院起诉离婚的依据。 2、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3、涉嫌重婚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后果

法律分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后果如下:_x000D_ 1、由于违反了婚姻法中一夫一妻及夫妻相互忠诚的义务,可作为向法院起诉离婚的依据。_x000D_ 2、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_x000D_ 3、涉嫌重婚罪,需要承担...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行为

法律分析:一、重婚行为。 如果有配偶者在外与其他婚外异性公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公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属于重婚。重婚行为人不仅要受《婚姻法》调整而承担民事责任,还受《刑法》调整而承担刑事责任。《婚姻...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罪吗

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持续稳定地同居算是“同居”,若以夫妻名义同居则属“重婚罪”,被害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罪吗

法律分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涉嫌重婚罪。“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会被处罚吗?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因此导致离婚,无过错方可提出婚姻损害赔偿。法院可依此作为离婚依据,应准予离婚。这是对同居行为的实质惩罚。...查看全文

什么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法律解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偶尔地与他人同居,不属于法律上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查看全文

什么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法律分析:有配偶者与婚外的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的,则构成重婚同居;对犯重婚罪的,由人民法院判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何判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构成重婚罪的,会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以下。但是有配偶者非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同居的证据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很难取得,当事人欲证明配偶存在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必须证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如下:1、配偶和自己具有合法的...查看全文

什么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里强调的是”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不是指偶尔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如果婚姻关系出现一方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可能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