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短信骚扰他人怎么处理

律师回答

一、短信性骚扰怎么量刑

用短信骚扰他人,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依法可以追究治安行政责任,但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短信骚扰的对策

首先,应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公民自觉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公民抵制不良短信的鉴别力,不要被垃圾信息的假象所蒙蔽。同时,要勇于与其作斗争,不但对垃圾信息不制造、不传播,发现后可通过相关手机管家软件进行拦截或举报,要敢于和及时地向公安机关举报,以便有效遏制它的蔓延。

第二,加强监督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对电信、网络公司要加强监管,严格要求。各网络公司要以对公众、对社会安定负责的态度明确责任,制定措施,相互协调,共同监督,不制作、不发送垃圾信息。同时,要加大职工思想和技术培训,增强抵制垃圾信息的能力,不断净化良好地通讯内容。

第三、加强立法。要治理垃圾信息立法是关键。在当前治理垃圾信息还缺少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立法机关一方面应尽快草拟有关法律草案,一方面要对滞后的有关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订,以便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业务需要。在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前,公安司法机关针对垃圾短信的问题,要依照《治安处罚法》等有关规定对相关行为人给予制裁,对情节恶劣的要坚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三、怎样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

(一)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提醒:在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是钓鱼网站。

(二)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提醒: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

(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四)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甚至身份证号。

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五)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六)慎在微信中晒照片。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也经常被利用来看到他人的照片。

提醒: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七)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提醒: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八)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提醒: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不管怎么样,我们在生活中受到了被侵权的情况时就应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当然在平日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给那些人有了短信性骚扰的机会,以上就是律师对短信性骚扰的处罚的解答,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骚扰短信骚扰时如何处理?

短信骚扰威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恐吓、侮辱、诬告、威胁、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查看全文

骚扰短信报警有用吗,骚扰短信怎么举报

骚扰短信报警有用。警方介入后发现发送骚扰短信的事实确实存在的,可以对骚扰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骚扰短信可以通过短信举报或者工信部官网12321进行举报。...查看全文

短信辱骂骚扰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对他人恐吓、辱骂和骚扰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可以报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查看全文

催收短信骚扰家人怎么处理

第三方催收公司骚扰家人怎么办? 催收骚扰家人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举报投诉或者报警的方式直接报案处理。 债务人逾期后,催收人员只可以向负债人借款时填写的紧急联系人进行联系,不得骚扰除紧急联系人和负债人之外的第三人。网贷平台...查看全文

快递员短信骚扰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快递员短信骚扰怎么处理对方干扰您的正常生活是可以起诉进行处理,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二、短信骚扰的对策首先,应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引导公民自觉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公民...查看全文

短信骚扰该怎样处理呢?

1、先保存骚扰的无聊信息作为证据,然后报警。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查看全文

短信骚扰怎么办

收到骚扰短信可以拨打12321举报,也可以登录12121网站举报,或是发送微博私信给“12321举报中心”;应付骚扰短信的对策包括有,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监督力度,以及加强立法。   ...查看全文

短信骚扰怎么办?

收到骚扰短信可以拨打12321举报,也可以登录12121网站举报,或是发送微博私信给“12321举报中心”;应付骚扰短信的对策包括有,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监督力度,以及加强立法。   ...查看全文

手机短信骚扰如何处理?

骚扰短信扰乱生活可报警,要求警方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干扰他人生活信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处拘留并罚款。...查看全文

短信电话骚扰如何处理?

电话骚扰是违法的,你可以报警,直接拨打110或者去派出所。准备好证据,对方将受罚款和拘留等处罚。拉黑骚扰电话,开启智能拦截模式拦截诈骗短信。...查看全文

短信骚扰怎么报警

短信骚扰报警的流程及处罚措施。短信骚扰应保存证据后向派出所报警,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侵权方进行处罚。骚扰行为涉及恐吓、侮辱、威胁等,可起诉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受理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引起的...查看全文

有人发骚扰短信怎么举报,有人发骚扰短信可以报警吗

有人发骚扰短信的举报方式可以通过短信举报、工信部逛网12321举报。发骚扰短信可以报警的,警察会对此进行处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保护人身安全。一、有人发骚扰短信怎么举报有...查看全文

短信骚扰是否算作骚扰?

骚扰行为包括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打骚扰电话属于此类行为,违反相关规定。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治安行政责任,但不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电话短信骚扰威胁法律怎么处理

被人打电话发短信骚扰威胁怎么办? 法律分析:短信骚扰威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报警处理,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查看全文

有人发短信骚扰我怎么办?

律师分析: 骚扰短信可以报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查看全文

收到骚扰短信后如何处理?

该文段强调了收到骚扰短信对当事人正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当事人如何依法解决骚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可以对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的骚扰行为进行拘留或罚款。同时...查看全文

受到短信骚扰时,如何处理?

骚扰短信可以报警,违法行为者将面临拘留或罚款的处罚。违法行为包括恐吓、侮辱、诽谤、诬告陷害、威胁、殴打、打击报复、发送淫秽、干扰他人生活、偷窥、偷拍、窃听和散布他人隐私等。...查看全文

短信性骚扰怎么量刑

法律分析:一、短信性骚扰怎么量刑用短信骚扰他人,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依法可以追究治安行政责任,但不构成犯罪。法律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查看全文

骚扰他人怎么处罚?

律师分析: 骚扰他人的处罚:1、情节轻微的,处罚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罚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查看全文

催收短信骚扰家人怎么投诉

催收骚扰家人如何报案 1、举报投诉 从2018年3月开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了催收自律公约,如果借款人面临了暴力催收,那么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相关监管机构投诉电话或邮件系统进行举报。协会将视情节轻重将违法违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