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赔偿是否能够减刑?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分子有义务在判决后主动积极地赔偿损失,否则可能会导致量刑偏重。缓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申请减刑,但减刑的适用范围只有刑罚种类的限制,与犯罪性质和罪过形式无关。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暂缓其刑罚执行,缓刑不是单独的刑种,而只是依附于原判刑罚存在的一种执行刑罚的方法。
犯罪分子有义务在判决后主动积极地赔偿损失,这并非刑罚执行后可以获得缓刑的法定条件,也非刑罚减轻的法定条件。
一、诈骗判刑不还钱有什么后果
在刑法的规定中并没有要求还款。如果判决都已经下了,不还款也没什么后果,最多就是减不了刑,但是不是在判决的基础上加重刑罚。如果判决没下,不还款的话可能会导致量刑偏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一年或两年都有可能。还款的情况只是在判决前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依据,在判决后可能作为有悔罪表现的依据,与其他情节相结合,对是否减刑产生影响。如果主动还款,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法院可以从宽处罚。
二、缓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吗?
缓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吗:可以,在缓刑期间是可以申请减刑的。《刑法》第七十八条列举了可以减刑的四类犯罪分子,即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此不难看出,减刑的适用范围只有刑罚种类的限制,没有犯罪性质和罪过形式的限制,也就是说犯罪分子犯什么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均不影响减刑。由于缓刑是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法定条件时,在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内暂缓其刑罚执行的一项刑罚制度,所以缓刑不是一个单独的刑种,而只是依附于原判刑罚存在的一种执行刑罚的方法。
延伸阅读
多少认罪认罚减刑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而减刑,是法院已经判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进行减刑。
减刑如下: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等。因为认罪认罚案件,还没有判刑和执行刑罚,不存在减刑问题,而是“从轻减轻处罚”。至于如何从轻减轻处罚,根据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酌情决定。如果不是恶性刑事犯罪案件、犯罪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最轻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结语:犯罪分子有义务在判决后主动积极地赔偿损失,否则可能会导致量刑偏重。缓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申请减刑,但减刑的适用范围只有刑罚种类的限制,与犯罪性质和罪过形式无关。因此,犯罪分子应当积极履行赔偿义务,以避免刑罚加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服刑期积极赔偿赃款减刑吗

法律分析:服刑期积极赔偿赃款是有可能减刑的。如果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积极赔偿赃款可以视为有悔改表现的行为。...查看全文

服刑期积极赔偿赃款减刑吗

服刑期积极赔偿赃款是有可能减刑的。如果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积极赔偿赃款可以视为有悔改表现的行为。...查看全文

在服刑期间,积极赔偿赃款是否有助于减刑?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在服刑期间积极赔偿赃款,可能会获得减刑的机会。只要他们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展现出悔改或立功的表现,就有可能获得减刑。因此,积极赔偿赃款可以被视为一种悔改表现的行为。...查看全文

积极退赃能减刑多少

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诈骗罪量刑标准:犯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查看全文

累犯积极赔偿能否有助于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四条,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但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意见提到,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的,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未取得谅解的,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取得谅解但未赔偿的,可减少基准刑的20%...查看全文

积极赔偿被害人是否能轻判

法律分析:积极赔偿被害人可以轻判。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后,如果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对量刑有一定...查看全文

积极赔偿被害人是否能轻判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决时,会依据一定的情形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从轻判决,而对犯罪嫌疑人轻判的情形有很多,如犯罪嫌疑人年龄、犯罪情节等,犯罪后如何争取轻判:1、尽快自首;2、争取立功;3、主动退赃、赔偿;4、切忌畏罪潜逃。...查看全文

积极赔偿被害人是否能轻判?

律师分析: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决时,会依据一定的情形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从轻判决,而对犯罪嫌疑人轻判的情形有很多,如犯罪嫌疑人年龄、犯罪情节等,犯罪后如何争取轻判:1、尽快自首;2、争取立功;3、主动退赃、赔偿;4、切忌畏罪潜逃...查看全文

累犯积极赔偿能缓刑吗

法律分析:累犯积极赔偿也不能缓刑,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不适用缓刑。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有: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查看全文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是否可以减刑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获得受害人谅解的,在判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查看全文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是否可以减刑?

律师分析: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获得受害人谅解的,在判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查看全文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是否可以减刑

法律分析: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获得受害人谅解的,在判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查看全文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是否可以减刑

法律解析: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获得受害人谅解的,在判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查看全文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是否可以减刑

法律解析: 金融诈骗后积极补偿,获得受害人谅解的,在判刑时可以从宽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查看全文

死刑是否能够减刑?

死刑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立即执行死刑无减刑机会;叛死缓者,缓刑期内无故意犯罪,缓刑期满后减为无期;有重大立功表现者,期满后减为15-20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积极赔偿了会减刑吗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积极赔偿了如果符合减刑的条件会减刑。其条件为:_x000D_ 1、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又或者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_x000D_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查看全文

累犯积极赔偿能判缓刑嘛?

律师解答: 累犯积极赔偿不能判缓刑,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

轻伤积极赔偿还能判刑吗

致人轻伤自首积极赔偿会判刑。故意伤害案件造成轻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职权立案侦查。司法机关刑事立案后,被害人本人不再有权撤回案件。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轻伤是起刑点。立案后,加害人主动自首,积极与被害人协商,积极认罪悔罪;主动弥补其行为...查看全文

累犯积极赔偿能判缓刑吗

法律分析:累犯积极赔偿不能判缓刑,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累犯积极赔偿能判缓刑吗?

律师分析: 累犯积极赔偿不能判缓刑,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