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的归属权应如何划分?

律师回答
摘要:家暴离婚时,孩子的归属应根据子女健康成长原则来决定。如果双方都想要孩子,法院会考虑抚养方对孩子的利益,并综合考虑夫妻的工作、收入、教育等因素做出判决。根据相关法律,家暴构成犯罪需造成受害人轻伤以上,刑期可从三年以下到七年以上。父母有责任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
一、因家暴离婚孩子应该归哪方
1、可以先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
孩子归谁抚养首先是看你们双方是否都想要孩子,还是只有一方想要,如果只有一方想要,只要协商就可以了。如果都想要,就由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哺乳期内的孩子原则上母亲,十周岁以上的征求孩子的意见,其他的要看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要综合考虑夫妻的工作,收入,教育等。
2、法律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二、家暴孩子判刑多少年
1、家庭暴力本身不属于犯罪,只有造成受害人轻伤以上伤害才能构成犯罪,构成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构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孩子也具有身体权、健康权,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进行殴打、伤害,但是合乎情理的,法律一般不予追究。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延伸阅读
结语:在处理因家暴而导致离婚的情况下,孩子的归属问题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双方可以先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起诉并由法院根据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需要综合考虑双方的意愿以及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利益,包括哺乳期内的原则上归母亲,十周岁以上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家庭暴力造成轻伤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造成重伤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责任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一节 收养关系的成立 第一千零九十七条 生父母送养子女,应当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

家暴离婚孩子归属需协商或法院判决,以子女健康成长为原则。对于有家暴情况,法院会考虑将孩子交给无不良嗜好的家长。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家暴离婚可要求精神赔偿费,赔偿数额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暴力可触犯法律,是离...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后孩子的归属

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原则上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依据,如果有家庭暴力证据,法院很可能会判给女方;哺乳期内由母亲抚养,满两周岁由双方实际条件决定,2021年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由法院根据最有利...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划分

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主要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后,子女关系并不消除,父母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判给母亲抚养,除非母亲有重大不能治愈的疾病、不尽抚养义务或没有抚养能力。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的权益如何?

家暴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判决原则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协议不成时法院判决最有利于子女的方式;已满八周岁的子女的真实意愿应受尊重。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房产如何划分?

离婚时,家庭暴力房产分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婚前全款购买且登记在个人名下的房产属个人财产,离婚时归个人所有;婚后购买的,即使在一方名下,也属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若个人财产在婚后登记双方名下,则属共同财产。...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在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应由双方协商决定或诉诸法院。若存在家庭暴力,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损,子女应随非暴力方生活。然而,若家庭暴力未对子女造成影响,实施暴力的一方仍有可能争取到子女抚养权。...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孩子的抚养权应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法院将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由母亲抚养,除非母亲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或其他无法抚养的情况。对两周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双方都要求抚养,但有绝育、生活环境...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抚养权划分何在?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的原则:以子女健康为重,哺乳期内母方抚养,哺乳期后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考虑子女意见。法院判决根据子女利益和具体情况,如家庭暴力可判给另一方,无抚养责任方需支付抚养费。...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孩子归谁抚养?

律师分析: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父母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孩子归谁抚养

法律解析: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父母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孩子归谁抚养

法律分析: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父母双方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的权益如何维护?

家庭暴力离婚孩子归谁,根据双方情况由法院判决。法律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家暴造成的轻伤,根据程度判定为轻伤,受害人可向相关单位求助或起诉。单位、个人有权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孩子权益如何保障?

家暴离婚一般判给未实施家暴的一方,因为家暴对子女成长不利。根据民法典,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权和义务,对子女的最佳利益判决。家暴不一定导致离婚,需根据当事人协商和意愿确认,协商不成再起诉离婚。...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后孩子的权益

家暴离婚的孩子通常会判给没有家庭暴力的一方,法院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判决抚养权。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会根据双方情况判决最...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

家暴离婚中,抚养权归属和精神赔偿费是重要问题。收集家暴证据可证明不适合抚养孩子。离婚后,失去抚养权者仍享有探视权。抚养权归属可协商或由法院判决,考虑双方条件和子女成长。家暴离婚可要求精神赔偿,根据过错程度、侵害方式、后果、经济能力...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抚养权归谁?

孩子的抚养权应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由母亲抚养,除非母方有严重疾病或不履行抚养义务。对两周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双方均有要求时,法院将优先考虑已绝育、生活环境不利、...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离婚后,孩子的归属如何解决?

男方家暴离婚,孩子一般归女方抚养;两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归母亲抚养,除非对孩子有重大不利;父母离婚后,子女仍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问题?

家庭暴力离婚的解决方法及证据收集。协议离婚需双方同意并到民政局办理手续;诉讼离婚可向法院起诉,家庭暴力是感情破裂重要条件。法律依据为《民法典》。证据收集包括证人证言、警方记录和医院诊断证明等。...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财产一般由双方协商分割。若果双方无法协商分割的,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一、婚内有小三离婚财产是否可以多分婚内有小三离婚...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法律分析: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财产一般由双方协商分割。若果双方无法协商分割的,个人财产不分割,共同财产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