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法院更改开庭时间不通知被告人是否违法?
法院没有通知被告人就直接开庭属于违法行为,在诉讼程序中,不通知当事人(被告),不符合法定的诉讼程序,属于程序违法。开庭前,需要提前告知被告人。属于被告人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二、法院如何通知开庭时间?
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以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用传票传唤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外地的,应当留有必要的在途时间。
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传唤双方当事人、通知证人和送达裁判文书以外的诉讼文书。但是,以简便方式送达的开庭通知,如果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缺席判决。因此,法院通知开庭时间,会根据审理程序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而采取不一样的通知方式。当然,现在法院也在开始推行电子送达,这样更高效快捷。
三、法院开庭后多久宣判?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属于刑事案件一般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属于民事案件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发生了纠纷和矛盾后,当事人之间无法协商解决的,一般都会诉讼的法律途径来解决,起诉人在向法院提交了相关的材料后,法院审核符合受理的条件就会立案,法院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原告和被告开庭时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